双特异性抗体的优缺点介绍
发布时间:2023/9/20 15:00:00双特异性抗体是含有两种抗原结合位点的抗体,可结合不同表位(通常在两个抗原上)。一般来说,一个抗原结合位点特异性结合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而另一个则结合效应细胞表面上的触发分子,例如一种FcγR或CD3/T细胞受体复合物。
双特异性抗体可以改变效应细胞对其自然靶标的特异性,并使其重定向,杀死它原本会忽略的靶标。不同的细胞毒性细胞表达不同的触发分子(受体)。因此,通过改变靶标和效应结合域的特异性,可针对大多数类型的靶细胞产生多种效应应答。或者,通过特异性结合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以实现全范围的效应功能(即ADCC、吞噬作用、补体激活和延长血清半衰期)。
近日,市面上出现了用于治疗用途的两种双特异性抗体。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双特异性抗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双特异性抗体不仅用于癌症研究,也用于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
双特异性抗体的优缺点:
优势:
①双特异性抗体将效应细胞直接靶向肿瘤细胞,增强其细胞毒性。
②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同时识别两种分子,提高了抗体的选择性和功能性亲和力,改善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③与两种单克隆抗体药物联合用药治疗相比,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减少了开发和临床试验成本。
与单克隆抗体药物相比,双抗药物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存在重链、轻链错配现象,制备工艺难度高
②双抗并非天然结构,存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抗药物抗体的可能。
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
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科学界同仁已开发了诸多解决方案。杂交-杂交瘤法(也称为四源杂交瘤)是最早用于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的技术。基于两种不同杂交瘤细胞系的体细胞融合,表达所需特异性的鼠IgG。然而,这种方法制备的功能性双特异性抗体占比低,为后续的抗体纯化和质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通过使用分子克隆技术,双特异性IgG抗体由同一细胞系表达的两条不同重链和轻链组成。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需要至少两个用于异二聚化重链的质粒和一个用于公共轻链的质粒。如果使用两个不同的轻链,则需要两个轻链质粒。一般建议2个单独的质粒上表达HC和LC,因为调整质粒比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随后,通常要经历复杂的过程从异质稳定转染池中选择最理想的克隆细胞系,以用于大规模抗体生产。
与稳定转染相比,瞬时转染无需将重组DNA整合至宿主基因组中,可以在数天内快速得到结果。人胚肾细胞(HEK293)可用于双抗的瞬时表达,适合应用于双抗药物开发的早期阶段。
更多详情可以查看: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bispecific-anti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