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质量监测仪的常规维护保养
发布时间:2025-11-12 09:51 空气质量监测仪(Air Quality Monitor)用于实时检测环境中的多种污染物,如PM2.5、PM10、CO2、TVOC、甲醛(HCHO)、SO2、NO2、O3等。为确保其测量精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需进行规范的维护与保养。以下是空气质量监测仪的常规维护保养:
一、日常维护
1.清洁外壳与进气口
使用干燥软布或微湿布擦拭仪器外壳,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定期检查并清理进气口滤网或防尘网(建议每周或每两周一次),防止灰尘堵塞影响采样流量。
若在高粉尘环境使用,可适当缩短清理周期。
2.检查传感器状态
观察设备是否报错(如“传感器异常”“校准超时”等提示)。
注意数据是否异常漂移(如长时间显示固定值、突跳、无响应等),可能预示传感器老化或污染。
3.保持通风良好
避免将仪器安装在密闭角落、靠近空调出风口、加湿器或化学挥发源处,以免干扰测量结果。
二、定期保养
1.更换或清洗过滤器
多数监测仪配有前置颗粒物过滤器或活性炭滤网:
可清洗滤网: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复用(每月1次);
一次性滤芯:按厂家建议周期更换(通常3–6个月)。
2.传感器校准
电化学/半导体传感器(如CO、NO2、HCHO):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零点校准或标准气体校准。
光学传感器(如激光PM传感器):需定期用洁净空气或标准粉尘进行验证,必要时执行自动/手动清洁或校准。
NDIR CO2传感器:通常稳定性较好,但长期使用后也需校准(1–2年一次)。
提示:部分高端设备支持自动基线校准(ABC功能),但仍建议人工定期验证。
3.检查气路与风扇
对于带主动采样泵的监测仪,检查微型气泵是否运转正常、风道是否积灰。
清理内部风扇叶片及风道(断电后操作),防止因散热不良导致电子元件过热。
三、长期停用与存储
若长时间不使用(>1个月):
1.关闭电源,取出电池(如适用);
2.清洁后装入防尘袋,存放于干燥、阴凉、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3.避免高温(>40°C)、高湿(>80%RH)或强电磁干扰场所。
以上是空气质量监测仪的常规维护保养要点,为了保证数据可靠性,建议用户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指导进行周期性检查和保养。对于用于环保监管、工业安全或科研用途的专业级设备,更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并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或授权服务商进行定期校准与检修。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