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闭式止回阀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09-23 15:24

  缓闭式止回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止回阀,它在阻止介质倒流的基础上,增加了缓冲和缓慢关闭的功能,主要用于水泵系统(如给水、消防、循环水系统)中,以有效消除或减轻因突然停泵或阀门关闭引起的水锤现象。
  缓闭式止回阀通常由主阀板(或称大阀瓣)和副阀板(或称小阀瓣、缓冲阀瓣)两部分组成,配合一个缓冲装置(如活塞缸、阻尼弹簧或节流阀)来实现“先快关,后缓闭”的两阶段关闭过程。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开启阶段(水泵正常运行)
  当水泵启动,管道内介质(通常是水)正向流动时,水流压力推动主阀板和副阀板同时开启。
  此时,阀门处于全开状态,介质畅通无阻地流过,流阻较小。
  2.快速关闭阶段(水泵突然停止)
  当水泵因停电或故障突然停止时,泵后压力迅速下降,而管道下游的介质由于惯性继续向前流动,导致泵出口处形成低压甚至负压。
  此时,管路中下游的高压介质开始倒流。
  倒流的介质首先推动副阀板(小阀瓣)迅速回位并关闭。这个小阀瓣质量小、行程短,因此可以快速关闭,立即切断大部分倒流通道。
  关键作用:这一步快速切断了大部分流量,是防止水锤的第一道防线。
  3.缓慢关闭阶段(消除水锤)
  主阀板(大阀瓣)的关闭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个缓冲装置来控制其关闭速度。
  常见缓冲机制:
  活塞缸式:主阀杆与一个活塞相连,活塞位于充满液压油的缸体内。当主阀板开始关闭时,活塞在缸体内运动,缸体上的节流阀或阻尼孔限制了液压油的流动速度,从而延缓了活塞(即主阀板)的运动速度,实现缓慢关闭。
  弹簧阻尼式:利用弹簧和阻尼机构(如油阻尼器)的组合,吸收关闭能量并控制关闭时间。
  关键作用:主阀板缓慢关闭,避免了介质流速的急剧变化,从而大大降低了水锤压力的峰值,保护了水泵、管道和阀门。
  总结:缓闭式止回阀通过“副阀板快速切断、主阀板缓冲慢关”的两阶段动作,巧妙地解决了普通止回阀关闭时产生强烈水锤的问题,是水泵出口处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保护装置。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