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02-19 15:48

     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其内部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检测周围环境中的可燃气体,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当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超过预设的报警限时,电信号会转化为声光信号,触发报警。不同类型的可燃气体检测仪,其工作原理也有差别:
  1.催化燃烧型传感器
  利用催化燃烧原理进行气体检测。当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接触到传感器表面的催化剂时,会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热量。
  通过测量传感器表面的温度变化,可以确定可燃气体的浓度。这种传感器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低浓度气体的检测。
  2.电化学型传感器
  通过电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气体检测。当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接触到传感器电极时,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或电压变化。
  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流或电压变化,可以确定气体的浓度。这种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适用于高浓度气体的检测。
  3.红外型传感器
  利用红外吸收原理进行气体检测。当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时,会导致红外光强度减弱。
  通过测量红外光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气体的浓度。这种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多种气体的检测。
  可燃气体检测仪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燃气等易燃易爆场所,用于实时监测和预警潜在的气体泄漏事故,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如果发现探测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排查和维修。

上一篇:氧化锆氧分析仪的原理
下一篇:氮气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