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冻融试验箱的标准操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9-17 11:33冻融试验箱主要用于测试混凝土、砂浆、石材、陶瓷、保温材料等在反复冻融循环下的耐久性。该设备通过模拟寒冷地区冻融环境,评估材料的抗冻性能,是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和研发的关键设备。以下是冻融试验箱的标准操作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型号(具体细节请以设备说明书为准):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检查
确保设备放置在平稳、通风良好、无阳光直射的室内。
周围留有足够散热空间(建议前后左右≥50cm)。
环境温度:5℃~30℃,避免高温高湿。
2.电源与冷却水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设备要求(通常为380V/50Hz三相电),接地良好。
若设备为水冷型,需连接冷却循环水系统,确保水压、流量正常,水质清洁。
3.添加冷却介质
向试验箱的冷浴槽中加入符合要求的冷却液(如防冻液与水的混合液或乙二醇溶液),液位应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干烧。
4.样品准备
按标准(如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或ASTM C666)制备试件(通常为100mm×100mm×400mm的棱柱体)。
试件养护至规定龄期(如28天),并进行初始质量、动弹性模量或抗压强度测试作为基准值。
将试件放入试件架或试件盒中,确保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便于冷媒循环。
5.传感器检查
检查温度传感器(通常放置在试件中心或冷浴中)是否安装正确、连接可靠。
二、开机与参数设置
1.开机顺序
打开外部电源开关→开启设备主电源→启动控制系统。
2.设置冻融循环参数
进入控制界面,设置以下关键参数(以混凝土为例):
冷冻温度:通常为-18℃~-20℃
融化温度:通常为+18℃~+20℃
冷冻时间:约2.5~4小时(试件中心温度从+5℃降至-15℃的时间)
融化时间:约2.5~4小时(试件中心温度从-5℃升至+5℃的时间)
循环周期:一次完整冻融循环约4~8小时。
循环次数:根据试验要求设定(如100次、300次)。
保护温度: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防止超温。
3.启动试验
确认所有参数无误后,启动“运行”按钮,设备开始自动执行冻融循环。
三、运行中监控
1.实时观察
通过控制面板或远程监控系统观察温度曲线、运行状态。
检查压缩机、循环泵、风机等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噪音。
2.定期检查
每25次或50次循环后,可暂停设备,取出试件进行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测试,评估损伤程度。
检查冷却液液位,必要时补充。
3.安全防护
运行中严禁打开箱门,防止冷气外泄和人员冻伤。
如遇异常(如报警、泄漏),立即停机检查。
四、试验结束与关机
1.结束试验
当达到预设循环次数后,设备自动停止。
待箱内温度回升至室温附近,方可打开箱门。
2.取出试件
小心取出试件,进行最终的外观检查、质量测定、强度或动弹模测试,评估冻融损伤。
3.关机顺序
关闭控制系统→切断设备主电源→关闭外部电源。
若为水冷型,关闭冷却水系统。
五、清洁与维护
1.内部清洁
清除试件残留物、冰渣。
用湿布擦拭内壁,保持干燥。
禁止用水冲洗电气部件。
2.冷却系统维护
定期更换或补充冷却液,防止腐蚀和冰点升高。
清洗冷却水管路和过滤器。
3.定期保养
检查制冷系统有无泄漏。
校准温度传感器(建议每年一次)。
润滑运动部件(如有)。
六、注意事项
1.严禁超载运行:试件数量和体积不得超过设备规定容量。
2.避免腐蚀性样品:若测试含盐或腐蚀性材料,试验后必须彻底清洗,防止腐蚀箱体。
3.遵守安全规程: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手套、眼镜等。
4.记录完整:详细记录试验参数、循环次数、试件变化等数据。
总结:
正确操作冻融试验箱是获得可靠试验数据的前提。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准备、设置、监控和维护,确保试验条件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从而科学评估材料的抗冻耐久性能。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