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糜弹性测定仪的标准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5-09-08 14:35 鱼糜弹性测定仪是专门用于测量鱼糜制品(如鱼丸、鱼糕、模拟蟹肉等)弹性和凝胶强度的仪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模拟咀嚼或压缩过程,量化鱼糜在受力过程中的形变与恢复能力,从而评估其品质和加工性能。以下是鱼糜弹性测定仪的标准使用方法:
一、测试前准备
1.样品制备
取新鲜或解冻后的鱼糜样品,充分搅拌均匀。
将鱼糜装入规定的模具(如圆柱形铝盒或塑料管,常见尺寸:直径30 mm,高25 mm)。
在90℃水浴中加热40分钟,使鱼糜充分凝胶化(或按产品工艺设定加热程序)。
取出后冷却至室温(或4℃冷藏30分钟),保持样品表面平整、无气泡。
2.仪器准备
将测定仪放置在平稳、无振动的台面上。
接通电源,开机预热5~10分钟。
安装合适的探头(常用圆柱形探头,直径为5 mm、8 mm或10 mm)。
用标准砝码或内置程序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力值准确。
二、参数设置
进入测试程序,设置以下关键参数:
1.测试速度:1.0~2.0 mm/s(常用1.0 mm/s)
2.压缩程度:通常为样品高度的70%~80%(如30 mm高样品压缩至6~9 mm)
3.两次压缩间隔时间:5~10秒(用于测定弹性恢复)
4.目标模式:选择“两次压缩”(TPA模式,Texture Profile Analysis)以获取弹性、硬度、咀嚼性等指标
5.触发力:设置为0.5~1.0 N,避免探头接触样品时产生冲击
三、开始测试
1.将制备好的鱼糜凝胶样品放在仪器的载物平台上,居中放置。
2.启动测试程序,探头自动下降:
第一次压缩:探头压入样品至设定深度,记录最大力值(反映硬度)。
探头回退,暂停设定时间(让样品部分恢复)。
第二次压缩:探头再次下压,测量恢复后的抗压能力(反映弹性和内聚性)。
测试完成后,探头自动回升,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结果。
四、数据读取与分析
仪器通常自动输出以下关键指标:
1.硬度:第一次压缩的最大力值(单位:g或N)
2.弹性:样品在去除压力后恢复的高度比例
3.内聚性:第二次压缩做功与第一次之比,反映内部结合力
4.咀嚼性=硬度×弹性×内聚性
5.回复性:快速压缩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恢复能力
五、清洁与维护
1.每次测试后,用清水或湿布清洁探头和载物台,避免残留鱼糜影响下次测量。
2.若使用频繁,定期检查探头是否磨损或松动。
3.关闭电源,盖上防尘罩。
六、注意事项
1.样品制备条件(如加热温度、时间、模具大小)必须统一,确保数据可比性。
2.每批样品建议测试3~5个平行样,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25℃,避免温度影响凝胶性能。
4.探头材质一般为不锈钢,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5.通过规范使用鱼糜弹性测定仪,可客观评价鱼糜制品的口感品质,指导配方优化、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广泛应用于水产加工企业、食品检测机构和科研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