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我国首个配置高位冷却塔的 “华龙一号” 机组在鲁启动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26 10:50:00

11 月 18 日,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 1 号机组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我国首 个搭载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的 “华龙一号” 核电机组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一工程不仅是中广核布局的第十个核电基地,更以二次循环冷却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核电装备国产化与绿色升级写下重要注脚。

作为该项目最核心的技术亮点,此次配置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创下多项 “华龙一号” 应用纪录:塔高达到 203 米,淋水面积达 16800 平方米,是国内首次将二次循环冷却技术集成于 “华龙一号” 机组的关键设备。据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喻向东介绍,该冷却塔颠覆了传统核电常规岛依赖海水直接冷却的模式,通过大气热阱实现热力循环余热排放,海水仅作为补充水源,构建起 “循环冷却 + 大气散热” 的新型冷源系统。


从装备技术维度看,这一创新设计带来多重行业突破性价值: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实现质的提升,同时大幅降低系统水头损失与运行能耗,飘水率控制达到行业最优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海水冷却模式下的生态影响与冷源安全隐患。对于仪器设备行业而言,该冷却塔的工程应用不仅验证了大型核电配套装备的国产化可靠性,更推动了高位收水、高效散热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核电装备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据悉,山东招远核电项目规划建设 6 台 “华龙一号” 核电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 500 亿千瓦时,可满足 500 万人口的年用电需求。在环保效益层面,得益于冷却塔的节能设计,项目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 1527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4620 万吨,相当于新增 11 万公顷植树造林面积,为能源装备绿色转型提供了量化标杆。


“该项目是核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核心载体。” 中广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庞松涛表示,作为融入山东能源发展规划的关键项目,其技术创新不仅将助力山东实现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更将推动我国核电装备在循环冷却、高效散热等细分领域的技术迭代,为全 球三代核电技术升级提供 “中国方案”。


此次工程建设的启动,不仅是 “华龙一号” 技术体系的一次重要升级,更彰显了我国核电装备从 “规模化应用” 向 “精准化创新” 的转型趋势。随着项目推进,相关冷却塔设计、制造、安装的核心技术参数与工程经验,将为后续核电项目装备配置提供重要参考,进一步巩固我国在三代核电装备领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