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质氧化还原电位仪的测定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11/5 11:28:00

  土壤水质氧化还原电位仪的测定注意事项如下:

  1、测量前准备

  采样点选择:原位测量时,应选择土壤湿润、无积水且代表性强的区域,避免在明显受扰动或污染严重的区域采样。实验室测量时,需对土壤进行均质化处理,去除石子、根系等杂物,并保持自然含水状态。

  仪器校准:使用前需用标准溶液(如+470mV和-100mV的缓冲液)进行两点校准,确保测量精度。部分仪器支持自动校准功能,可简化操作。

  电极检查与处理:检查铂电极和参比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是否完好,无破损或污染。铂电极表面需保持清洁,可用砂纸轻轻打磨去除氧化层,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参比电极需填充饱和KCl溶液,确保液面高于盐桥。

  2、测量过程操作

  电极插入与稳定:原位测量时,将电极垂直插入土壤至待测深度(如10-15cm耕层),轻轻压实周围土壤,确保电极与土壤紧密接触,避免空气间隙。插入后等待5-10分钟(土壤电位变化较慢),待数值稳定(波动<1mV/min)后再记录读数。实验室测量时,将电极插入土壤悬浊液中,搅拌数秒后静置,待读数稳定后记录。

  测量模式与参数设置: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如Eh或mV模式),并设置相关参数(如温度补偿、pH校正等)。部分仪器需手动输入标准值或调整零点,需按说明书操作。

  多点测量与重复验证:单点测量易受局部异质性影响,建议在同一区域进行多次测量(如重复3次)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数据代表性。不同深度或位置的土壤需分别测量,以获取更全方面的数据。

  3、测量后处理与维护

  电极清洁与保存:测量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避免残留物质影响下次测量。若电极表面有沉积物,可用软布轻轻擦拭,切勿使用腐蚀性溶剂。多数ORP探头为玻璃电极结构,长期干燥存放会导致响应迟钝甚至损坏,使用后应将其浸泡在专用保护液(如3M KCl溶液)中保存。参比电极长期不用时,也需浸泡在饱和KCl溶液中。

  仪器存放与保养:土壤水质氧化还原电位仪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防尘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高温、高湿或强光下,以防电路短路或腐蚀。避免跌落或强烈震动,以免内部传感器受损。

  定期维护与校准: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全方面校准与探头检查,发现灵敏度下降或数值漂移时,应及时更换电极或送修。定期检查电极性能,更换老化部件,以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A2.jpg

  4、环境因素控制与数据记录

  环境因素控制:测量时应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如避免阳光直射、强风等。雨后或灌溉后立即测量可能导致数据偏差,需待土壤稳定后再测。测量时远离金属工具、强电磁场等干扰源。

  数据记录与处理:记录测量时间、地点、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便于后续分析。数据记录表格需包含采样点编号、采样时间、纬度/经度、土壤类型、Eh实测值、pH值、温度、含水量、校正后Eh值等信息。数据处理时需完成pH校正(Eh校正值=Eh实测值+59×(7-pH))和温度校正(若仪器无自动补偿,按“温度每升高1℃,Eh值+1.5mV”近似校正),并剔除异常值(如某平行样与平均值偏差>10mV,需重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