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检测试验

发布时间:2017/5/9 13:19:00

         皮革专用仪器的研制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研制出皮革崩裂试验机,皮革测厚仪,皮革耐折试验机,皮革耐磨试验机(如下图),皮革摩擦色牢度试验机,特种工业用革耐压透油仪,皮革防水曲折试验机等一系列皮革专用仪器,目前基本上满足了国内皮革行业需要。但随着改革开放,皮革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皮革新产品越来越多,国内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原有的皮革检测手段己不能完全满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在皮革检测专用仪器研究方面的提高。

    我们研制皮革专用检测仪器是从仿制国外同类产品开始的。如在八十年代初我们研制的皮革崩裂试验机、皮革折裂仪就是在英国SATRA和瑞士BALLY公司的产品基础上设计制造的.有的仪器就没有现成的仪器可仿,只能以国际标准中的技术要求为依据,结合被检祥品的特点去设计。例如箱包物理性能检测仪就是在逐条满足国标中所要求的技术条件而设计的。我们研制皮革专用检测仪器是一个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由易到难逐渐完善的过程。

    仪器的制造成本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推广程度。要合理地降低制造成本,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上所讨论过的合理确定仪器问题,与制造成本成正比例,要提高一倍,生产成本可能要提高几倍到几十倍,仅以A/D转换芯片为例:8位A/D转换器10元左右,而一片10位A/D转换器市场上一片为40元左右。因此,合理地确定仪器范围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在满足被检对象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仪器的非标准件数量,尽多地采用标准件,通过减少机加工费用达到降低仪器造价的目的。

    如何将高科技产品适时地引进、移植于岌革检测仪器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间题。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皮革行业检测仪器水平的提高,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的技术其自身价格也是的。如果我们盲目地引进高科技,一味追求“技术”而忽视我们行业自身的消化、承受能力,势必会出现技术超前,造成浪费。例如我们研制皮革崩裂力测定仪时,为了达到检测皮革崩裂力的目的,当时可以有两种方法选用,一是采用液压技术,利用压力压强转换达到测力的目的,另一个是采用数字仪表加传感器的电子技术,两者相比,前者技术格当成熟,后者技术相当先进,从技术条件上讲,前者维护容易,后者要求维护者必须接受训练。从制造成本上看,前者全部造价仅为600元左右,而后者仅传感器与二次仪表的价格就要3000元左右,加上机加工费等等全部造价为3600元,机、电成本之比大约是1:8左右,从应用推广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采纳了前者。推广应用是科研的最终目标,如果我们研制出的仪器不能在我们的行业中推广应用,自然也就失去了研制仪器的实际意义。

    皮革专用检测仪器近年来在提高皮革产品质量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自1985年国家颁布计量法以升乳皮革产品质检工作得到了加强,皮革检测试验机的研制工作也随之得到了加强,近几年发展很快,尤其是随着我国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普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已被引进到皮革行业之中。从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引进的皮革机械设备中许多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国内皮革专用检测仪器发展趋势来看,采用微机控制皮革检测试验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皮革检测试验机采用的大部分微机控制。

    如何在皮革检测试验机上更多地引进微机技术,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微机系统的价格,尽管微机更新换代很快,价格已降低了许多,但距离普级应用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皮革行业的特点是密集型劳动,产品的产值利润比低,如果采用微机技木生产出的检测仪器价格过高,企业无法承受,新仪器也就不可能推广应用。另一个因素是市场对皮革行业的促进,在强劲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在产品质量成为突出的竞争手段时,企业才可能对产品检侧手段提出新的要求,介时皮革检测试验机的研制工作会出现较大的飞跃。

    从发展的方向来看,将微机控制技术引入皮革检测试验机的研制、开发中已成定局,但目前仍有一些人仍对微机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笔者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有2700多条指令的程序,在一台单片机系统上累计运行320多小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这说明一个逻辑严紧的计算机程序出错的可能性几乎是零,此时我的实验也证明了高质量的计算机芯片其可靠性是相当高的、电子计算机芯片的高度集成化、智能化为我们维护修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在设计制造仪器时将仪器的控制功能模块化,用户在使用仪器时不必再担惊受怕地拨弄仪器按键或电钮,使用者只需按照仪器给出的菜单(或说明)去做。出错的可能性是极少的,即便一旦出现故障,用户按照仪器故障分析表对照,重新换块芯片故障即可排除。就用户而言,使用仪器时并不再要求仪器的使用者必须是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了。当今市场上出现的许多种智能仪器就已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