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地方大气污染治理新政频出。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公开政策发现,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6个省(直辖市)外,吉林、四川等省份加入到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城市方面,除28个运输通道城市,河北张家口、山西吕梁、山东枣庄、辽宁大连、甘肃兰州、江苏徐州等市也发布了行动方案。
此外,河南省政府近期公开《河南省绿色环保调度制度(试行)》,在冬季采暖期,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的能耗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等,对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程度较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进行区别管控,摒弃限产停产“一刀切”。
吉林四川加入攻坚战
秋冬季“蓝天保卫战”覆盖范围已达8省34市。
《四川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四川方案》)提出,今年10月至明年3月期间,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减轻污染程度,确保蓝天天数多于去年同期,持续雾霾天数少于去年同期。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四川近几年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比较快,项目上得比较多,四川盆地又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大气污染治理同样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2016年11月16日,四川省就启动了当年冬季个区域黄色预警。今年9月28日,环保部召开部分省份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座谈会,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陕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就介绍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准备情况。
《四川方案》要求,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实施10大攻坚任务。其中,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实施错峰生产,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期间错峰生产天数不少于50天。重污染天气期间,采取停产或限产等方式实现应急减排,鼓励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错峰生产。
同时,10月10日至25日,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还会同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在成都平原地区8市等重点区域启动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吉林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提出,2017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7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其中,2017年10-12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9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较2013年同期下降7.2%以上。
吉林将开展固定污染源达标排放、燃煤小锅炉“清零”、重点行业错峰生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重污染天气应对等5个专项行动。其中错峰生产是两大主攻方向之一:建材行业在2017年11月到4月的半年内全面实施错峰生产,电力行业加大绿色调度力度,燃煤供热锅炉实施错峰启炉。
地方创新大气治污制度
在采暖期和重污染天气期间,如何来划定停限产范围,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大多数省市以行业来划定限产范围。而河南则摒弃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实行绿色环保单位优先生产、高污染单位限制生产的差别化制度。
《河南省绿色环保调度制度(试行)》提出,实行绿色环保调度制度。工业企业若通过更换清洁能源、实现超低排放、开展清洁生产等方式,污染物排放达到行业水平,可享受优先获得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列入电力直接交易环保免审名单,原则上不再列入各级污染天气管控清单、享受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倾斜等若干不同的激励政策。
而那些未达到该水平的企业则被限制生产。冬季采暖期,对重污染工业企业实行错峰生产管控。夏季高温天气,对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工业企业、市政喷涂作业、汽油装卸作业等实行高温时段错时生产。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环境政策骆建华评价称,该制度把环保而非传统的金融、土地等作为调控手段,这一尝试将来可能形成一种机制。
据记者了解,尽管张家口、兰州等地的限产措施中也暗含高排放企业限产的思路,不过像河南这样专门出台政策来差别化管控大气污染物排放,还属全国。
李佐军认为,实行绿色环保调度制度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提供了很好的导向,在能耗、排污、清洁生产等方面做得好的企业有奖励,奖罚分明。
二是能够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一个地方的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多的企业,限制这类企业直接达到了治污减排的效果
三是能倒逼产业升级转型。对绿色环保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可以促使那些高污染企业主动治污,从而倒逼产业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倒逼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寻求创新驱动。
据悉,未来河南或将绿色环保调度制度从工业企业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企业。
(原标题: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扩至8省 河南企业限停产不再“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