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合适的红外测温仪
发布时间:2025/2/14 9:09:001. 确定被测目标的大小
直接测量:对于规则形状且易于接近的目标,如方形或圆形的平板、管道等,可以使用卡尺、卷尺等工具直接测量其直径、边长等尺寸。例如,要测量一个圆形管道的外径,用卷尺围绕管道一周测量周长,再通过周长公式计算出直径。
间接估算:若目标难以直接测量,可通过对比参照物来估算大小。比如,已知一个人的身高约为 1.7 米,当测量远处的一个设备时,可通过比较设备与人在视觉上的大小比例,大致估算设备的尺寸。对于一些大型的不规则目标,如建筑物的墙面,可以通过已知尺寸的窗户、门等作为参照来估算其面积。
2. 明确测量距离
实地测量:使用激光测距仪、卷尺等工具,测量从测量点到被测目标的距离。例如,在工业现场测量设备温度时,用激光测距仪对准设备,即可快速获取准确的测量距离。
预估距离:若无法实地测量,可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预估。如在户外测量远处的电线杆温度,可根据自己与电线杆之间的步数以及每步的大致长度来估算距离,同时结合周边环境的已知距离信息(如两个电线杆之间的标准间距)进行修正。
3. 计算所需的最小距离系数
根据距离系数(D:S)的定义,即测量距离(D)与测量光斑直径(S)的比值,为确保测量光斑完全覆盖被测目标,需使测量光斑直径小于等于被测目标的最小尺寸。由此可计算出所需的最小距离系数:最小距离系数 = 测量距离 / 被测目标最小尺寸。例如,测量距离为 5 米,被测目标是一个直径为 10 厘米的圆形物体,将单位统一后,5 米 = 500 厘米,则所需最小距离系数 = 500 ÷ 10 = 50:1。
4. 选择具有合适距离系数的红外测温仪
查阅产品参数:在市场上选择红外测温仪时,仔细查阅产品说明书或规格表,找到距离系数这一参数。确保所选测温仪的距离系数等于或大于计算得出的最小距离系数。例如,计算得出最小距离系数为 50:1,那么应选择距离系数为 50:1 或更高(如 60:1、80:1 等)的红外测温仪。
考虑其他因素:除距离系数外,还需考虑测温仪的测量范围、精度、响应时间等参数是否满足测量需求。例如,测量高温熔炉内的温度,就需要选择测量范围能够覆盖熔炉温度的测温仪;对于对温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实验测量,应选择精度更高的产品。
5. 验证与调整
模拟测量:在实际购买前,如有条件,可使用候选的红外测温仪进行模拟测量,观察测量光斑与被测目标的覆盖情况。在模拟测量过程中,调整测量距离和角度,检查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确保所选测温仪能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现场测试:购买后,在实际测量现场进行测试。若发现测量光斑无法完全覆盖目标或测量结果异常,重新评估测量距离、目标大小以及所选测温仪的距离系数是否匹配,必要时重新选择合适的红外测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