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测油仪
价格:22800.00
地区:山东省 潍坊市
电 话:0536-8614222
手 机:15306360531

    一、概述

  1.1行业介绍

  油类物质是一种粘稠的液体,难溶于水,选择性溶解于有机溶剂,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分为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石油类是一种由许多分子大小不同的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含有少量硫、氮、氧的有机化合物。各地的石油成分不一,没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碳、氢占优势,总量达95%~99%,主要以烃类形式存在,是组成石油的主体。烃类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构成。氧、硫、氮含量占1%~4%,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含硫、含氮、含氧的化合物大多富集于渣油或胶质、沥青之中。

  油类由CH、CH2、CH3组成的各种碳氢化合物,这是各种油品中固有的特征。由CH、CH2、CH3组成的各种化合物代表整体油类。由于采用四氯乙烯替代四氯化碳的原因,有的定义需要更改成:“扣除四氯乙烯的红外背景吸收值,能被四氯乙烯溶解,并在波数(3030cm-1、2930cm-1、2960cm-1)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称作油”。

  1.2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测油仪主要用途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测油仪可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土壤中的矿物油和动植物油及废气中油烟和油雾的排放检测;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测油仪适用于:环境监测站、水文站、石油化工、机械、汽车飞机制造等企事业单位。医药、农业科技、海洋运输等行业。

A7.jpg

  二、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测油仪光源发热强度以利于系统散热,同时由于减少机械切光运动器件从而简化仪器结构、提高仪器可靠性;

  11)实时自动调零,仪器既采集光源发光时的信号,又采集光源熄灭时性能及工作参数

  2.1基本工作原理

  石油类物质的成分非常复杂,其组成也因产地而异,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在红外吸收光谱中,由于不同产地的石油类物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亚甲基CH2基团与甲基CH3基团及Ar-H芳香烃之间的比值变化,所以求出各自的校正系数:X为亚甲基CH2基团系数,Y为甲基CH3基团系数,Z为Ar-H芳香烃系数,再求出亚甲基CH2的波数2930cm-1与3030cm-1的比值为F。求出F、X、Y、Z值后,再测定各种石油类,使之达到测定石油类物质不受石油产地变化影响的目的。

  定性分析:一定频率的红外线经过分子时,如果分子中某一个键的振动频率和它一样,这个键就吸收红外线而增加能量,振动就会加强;如果分子中没有同样频率的键红外线就不会被吸收。若连续改变红外线的频率照射样品时,则通过样品吸收池的红外线,有些区域较强,有些区域较弱,从而产生了红外吸收光谱。

  定量分析:当某波长的光通过被测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光强被吸收的强弱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比例

  2.2性能指标

  仪器检出限DL≤0.04mg/L(四氯乙烯空白液测定11次的3倍SD)

  方法检出限0.06mg/L;当样品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50ml时(HJ637-2018标准)

  检出浓度0.003mg/L

  样品测量范围0~100%油(富集和稀释)

  基本测量范围0.0-800mg/L

  重复性RSD≤0.6%(30-80mg/L油样测定11次)

  准确度误差≤2%

  相关系数r>0.999

  扫描速度全谱扫描,快速模式45秒钟/次,精密模式3分钟/次

  波数范围3100cm-1~2800cm-1(即3200nm~3570nm)

  吸光度范围0.0000~2.0000AU(即透过率100~1%T)

  分光精度2nm

  温湿度范围1℃-40℃,湿度≤90%

  主机尺寸500mm×350mm×200m(长宽高)

  使用电源100~240V、(50±1)Hz、50VA

A8.jpg

 

使用电源:

100~240V、 (50 ± 1)Hz 、 50VA

重复性:

RSD ≤ 0.6%(30-80mg/L 油样测定 11 次 )

主机尺寸:

500×350×200m

测量范围:

0.0-800mg/L

分光精度:

2nm

显示:

8寸彩色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