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产品属性
-
相关推荐
烟气脱硝尿素制备模块是将固体尿素转化为符合脱硝工艺要求的尿素溶液(通常浓度 30%-50%)的核心单元,其设计需兼顾溶解效率、浓度稳定性和防结晶能力,直接影响后续输送计量模块的运行稳定性。
核心功能
溶解制备:将固体尿素颗粒或粉末与脱盐水按设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加热等方式加速溶解,形成均匀的尿素溶液。
浓度控制:精准调节尿素与水的配比,确保溶液浓度稳定在工艺要求范围(如 SCR 常用 32.5% 浓度,对应结晶温度约 12℃),避免浓度波动影响脱硝效率。
杂质过滤:去除尿素溶解过程中可能混入的杂质(如粉尘、结块颗粒),防止堵塞后续输送管路和喷嘴。
防结晶存储:对制备完成的尿素溶液进行伴热保温和搅拌,防止低温环境下溶液结晶,保证溶液随时可输送。
典型结构组成
| 单元名称 | 核心设备 | 主要作用 |
|---|---|---|
| 原料存储单元 | 尿素料仓、振动给料机、料位计 | 存储固体尿素,通过给料机定量输送至溶解罐,料位计实时监测存量 |
| 溶解混合单元 | 溶解罐、搅拌器、加热装置(蒸汽 / 电加热) | 脱盐水与尿素在罐内混合,搅拌器加速溶解,加热装置维持水温(通常 30-50℃)以提升溶解效率 |
| 浓度控制单元 | 电磁流量计(水 / 尿素)、密度计、PLC 控制柜 | 流量计精准计量脱盐水和尿素投料量,密度计实时检测溶液浓度,PLC 自动调节配比 |
| 过滤单元 | 袋式过滤器、Y 型过滤器 | 过滤溶解后溶液中的杂质,袋式过滤器处理大颗粒杂质,Y 型过滤器进行二次精细过滤(孔径通常≤50μm) |
| 溶液存储单元 | 尿素溶液储罐、伴热系统(电伴热 / 蒸汽伴热)、搅拌器 | 存储制备好的溶液,伴热系统维持罐内温度(20-40℃)防结晶,搅拌器防止溶液分层 |
关键设计要点
- 溶解效率优化
搅拌器设计:采用推进式或桨式搅拌器,搅拌转速控制在 60-120r/min,确保尿素颗粒与水充分接触,避免局部堆积结块。
加热温度控制:水温需控制在 30-50℃,温度过低会导致溶解速度慢,过高则可能使尿素分解(尿素分解温度约 60℃),因此需配备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温控阀。
- 浓度精准控制
采用 “双流量计 + 密度计” 双重控制:通过流量计定量控制脱盐水和尿素投料量,再通过密度计实时反馈浓度,若浓度偏差超过 ±1%,PLC 自动调节给水量或尿素投料量,确保浓度稳定。
避免浓度过高:浓度超过 50% 时,尿素溶液结晶温度会升高(如 50% 浓度结晶温度约 25℃),增加结晶风险,因此需严格控制上限。
- 防结晶设计
伴热系统:溶解罐、溶液储罐及连接管路需做伴热保温,伴热功率根据环境温度计算(如北方寒冷地区需 20-30W/m,南方地区 10-15W/m),温度维持在 20-40℃。
储罐搅拌:溶液储罐内搅拌器需持续低转速运行(30-60r/min),防止尿素溶液静置时分层,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结晶。
- 安全与维护设计
粉尘控制:尿素料仓顶部需设置布袋除尘器,防止尿素粉尘扩散;给料机与溶解罐连接处需密封,减少粉尘泄漏。
检修便利性:溶解罐、过滤器需设置人孔或检修门,便于定期清理罐内残留杂质;伴热系统需分段设计,方便局部故障时检修,不影响整体运行。
不同行业适配差异
| 行业 | 设计侧重点 | 典型配置差异 |
|---|---|---|
| 电力行业 | 大产能、高稳定性(需匹配大型机组连续运行) | 溶解罐容积大(通常 5-10m3),配备 2 台溶解罐(一用一备);采用蒸汽加热(利用电厂余热,降低能耗) |
| 垃圾焚烧行业 | 小产能、灵活调节(烟气量波动大) | 溶解罐容积小(2-5m3),单罐运行即可;采用电加热(控制更精准,适应间歇调整需求) |
| 水泥行业 | 防杂质、抗粉尘(水泥粉尘易混入) | 原料输送环节增设多级除尘器;过滤器采用更高精度(孔径≤30μm),防止水泥粉尘混入溶液堵塞喷嘴 |
制造商
全新
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