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故障

发布时间:2022-07-26 10:14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
    系统无压力或压力不足
    ①液压泵转向不对
    ②溢流阀调整不当或损坏
    ③液压泵故障
    ④管路内外泄漏量大
    ⑤吸油(液)不足(油/液面低,吸油/液管堵塞或漏气) ①调整电机转向
    ②重新调整或更换新阀
    ③修理或更换
    ④检修管路和元件
    ⑤补充油(液),检修吸油(液)管路
    系统供油(液)量不足
    ①油(液)箱油(液)位过低,吸油(液)不足
    ②液压泵故障或泵转速低
    ③泵、阀、液压缸及管路泄漏量大
    ④液压控制阀动作失灵
    ⑤液压油(液)粘度过大或过小
    ⑥回油管口在液面以上吸进空气
    ①补充油(液),检修吸油(液)管路
    ②检修更换液压泵,提高泵转速
    ③检修相应元件及管路
    ④检修或更换
    ⑤更换液压油(液)
    ⑥改进回油到液面下
    液压油(液)温度过高
    ①冷却水未打开 ②冷却器积垢或故障
    ③循环过程无用高压溢流过多
    ④液压系统内泄过大
    ⑤液压泵故障
    ⑥液压油(液)粘度过大、过小
    ⑦油箱散热不足 ①接通冷却水
    ②清洗或检修、更换
    ③调整工作程序,检修调节溢流阀
    ④检修或更换元件
    ⑤检修更换液压泵
    ⑥换液压油(液)
    ⑦改善散热部件
    振动噪声异常
    ①液压泵故障
    ②溢流阀故障
    ③液压泵电机不同轴
    ④油(液)位低,吸油(液)管堵塞或漏气
    ⑤液压油(液)污染
    ⑥系统管路配置不当,造成振动或共振 ①检修或更换
    ②检修或更换
    ③调节同轴度
    ④补充油(液),检修吸油(液)管路
    ⑤换液压油(液)
    ⑥合理布置元件和管路,改进固定方式
    合模及压射缸爬行
    ①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②液压缸和运动件导向、润滑不良
    ③液压泵压力和流量不匀
    ④液压缸密封阻力、弯曲、表面拉伤等
    ⑤控制阀开口过小或故障
    ⑥液压油(液)粘度过大 ①检修改进系统,排出液压缸内空气
    ②检修、改善导向,适当给以润滑
    ③见1、2条的的排除方法
    ④检修油缸
    ⑤适当调节或检修
    ⑥换液压油(液)或提高液压油(液)温
    机器不合模
    ①护门未关到位,联锁行程开关未动作
    ②合模阀未动
    ③合模机构动作受阻
    ④模具型芯未插到位,行程开关未动
    ⑤液压系统压力不足 ①检查排除护门故障和行程开关
    ②检查电磁阀是否通电或卡死,修复
    ③检查清除障碍
    ④检修
    ⑤见1条的排除方法
    合模不到位(曲肘伸不直)
    ①合模开档调节不当,锁模力过大
    ②模具分型面上有粘着物,低压保护开关起作用
    ③液压系统压力不足
    ④合模机构故障 ①适当调小开档
    ②清除障碍物,检查保护行程开关
    ③见1条的排除方法
    ④检修
    慢压射不动作
    ①合模不到位,行程开关未动作
    ②慢压射阀故障
    ③压射头卡住 ①见7条的排除方法
    ②检修阀和控制电路
    ③检修或更换压射室和压射头
    无快压射或快压射速度不足或下降过大
    ①快压射阀故障,转换开关未动作
    ②蓄能器压力不足,氮气泄漏或活塞卡死
    ③快压射阀开口不足 ①检修快压阀射阀和控制电路
    ②检修蓄能器或充氮
    ③调大开口
    快压射后无增压
    ①增压阀故障
    ②液压系统压力低于蓄能器充气压力 ①检修增压控制阀及控制线路
    ②见1条的排除方法
    增压压力下降过快直到无增压
    ①压射油缸内漏大
    ②增压活塞杆与浮动活塞密封处泄漏或增压行程不足 ①检修或更换密封件
    ②检修
    增压冲击峰值过大或增压迟后过多
    ①增压阀开口过大
    ②增压控制阀节流过小 ①适当关小阀口
    ②适当开大节流口
    压射不回程
    ①压射阀故障
    ②跟出未到位,返回行程开关未动作 ①检修压射阀和控制线路
    ②检修(见8条之③的排除方法)
    压射头拉伤快或易卡死
    ①压射室与压射缸活塞杆不同轴
    ②压射室与浇口套不同轴或端面结合有缝隙
    ③压射头冷却不足
    ④压射室或压射头损伤 ①检修调整同轴度
    ②检修两者同轴度和端面
    ③改善冷却系统
    ④更换新件或修复
    压铸机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系统无压力或压力不足
    ①液压泵转向不对
    ②溢流阀调整不当或损坏
    ③液压泵故障
    ④管路内外泄漏量大
    ⑤吸油(液)不足(油/液面低,吸油/液管堵塞或漏气) ①调整电机转向
    ②重新调整或更换新阀
    ③修理或更换
    ④检修管路和元件
    ⑤补充油(液),检修吸油(液)管路
    系统供油(液)量不足
    ①油(液)箱油(液)位过低,吸油(液)不足
    ②液压泵故障或泵转速低
    ③泵、阀、液压缸及管路泄漏量大
    ④液压控制阀动作失灵
    ⑤液压油(液)粘度过大或过小
    ⑥回油管口在液面以上吸进空气
    ①补充油(液),检修吸油(液)管路
    ②检修更换液压泵,提高泵转速
    ③检修相应元件及管路
    ④检修或更换
    ⑤更换液压油(液)
    ⑥改进回油到液面下
    液压油(液)温度过高
    ①冷却水未打开 ②冷却器积垢或故障
    ③循环过程无用高压溢流过多
    ④液压系统内泄过大
    ⑤液压泵故障
    ⑥液压油(液)粘度过大、过小
    ⑦油箱散热不足 ①接通冷却水
    ②清洗或检修、更换
    ③调整工作程序,检修调节溢流阀
    ④检修或更换元件
    ⑤检修更换液压泵
    ⑥换液压油(液)
    ⑦改善散热部件
    振动噪声异常
    ①液压泵故障
    ②溢流阀故障
    ③液压泵电机不同轴
    ④油(液)位低,吸油(液)管堵塞或漏气
    ⑤液压油(液)污染
    ⑥系统管路配置不当,造成振动或共振 ①检修或更换
    ②检修或更换
    ③调节同轴度
    ④补充油(液),检修吸油(液)管路
    ⑤换液压油(液)
    ⑥合理布置元件和管路,改进固定方式
    合模及压射缸爬行
    ①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②液压缸和运动件导向、润滑不良
    ③液压泵压力和流量不匀
    ④液压缸密封阻力、弯曲、表面拉伤等
    ⑤控制阀开口过小或故障
    ⑥液压油(液)粘度过大 ①检修改进系统,排出液压缸内空气
    ②检修、改善导向,适当给以润滑
    ③见1、2条的的排除方法
    ④检修油缸
    ⑤适当调节或检修
    ⑥换液压油(液)或提高液压油(液)温
    机器不合模
    ①护门未关到位,联锁行程开关未动作
    ②合模阀未动
    ③合模机构动作受阻
    ④模具型芯未插到位,行程开关未动
    ⑤液压系统压力不足 ①检查排除护门故障和行程开关
    ②检查电磁阀是否通电或卡死,修复
    ③检查清除障碍
    ④检修
    ⑤见1条的排除方法
    合模不到位(曲肘伸不直)
    ①合模开档调节不当,锁模力过大
    ②模具分型面上有粘着物,低压保护开关起作用
    ③液压系统压力不足
    ④合模机构故障 ①适当调小开档
    ②清除障碍物,检查保护行程开关
    ③见1条的排除方法
    ④检修
    慢压射不动作
    ①合模不到位,行程开关未动作
    ②慢压射阀故障
    ③压射头卡住 ①见7条的排除方法
    ②检修阀和控制电路
    ③检修或更换压射室和压射头
    无快压射或快压射速度不足或下降过大
    ①快压射阀故障,转换开关未动作
    ②蓄能器压力不足,氮气泄漏或活塞卡死
    ③快压射阀开口不足 ①检修快压阀射阀和控制电路
    ②检修蓄能器或充氮
    ③调大开口
    快压射后无增压
    ①增压阀故障
    ②液压系统压力低于蓄能器充气压力 ①检修增压控制阀及控制线路
    ②见1条的排除方法
    增压压力下降过快直到无增压
    ①压射油缸内漏大
    ②增压活塞杆与浮动活塞密封处泄漏或增压行程不足 ①检修或更换密封件
    ②检修
    增压冲击峰值过大或增压迟后过多
    ①增压阀开口过大
    ②增压控制阀节流过小 ①适当关小阀口
    ②适当开大节流口
    压射不回程
    ①压射阀故障
    ②跟出未到位,返回行程开关未动作 ①检修压射阀和控制线路
    ②检修(见8条之③的排除方法)
    压射头拉伤快或易卡死
    ①压射室与压射缸活塞杆不同轴
    ②压射室与浇口套不同轴或端面结合有缝隙
    ③压射头冷却不足
    ④压射室或压射头损伤 ①检修调整同轴度
    ②检修两者同轴度和端面
    ③改善冷却系统
    ④更换新件或修复

上一篇:压力控制阀的故障与排除
下一篇: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故障处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