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09-28 14:27

  叶片泵是一种容积式泵,通过泵腔内旋转的转子上安装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作用下伸出或缩回,改变密封工作腔的容积来实现吸油和排油。它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和中低压流体输送场合。叶片泵主要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或端盖)和传动轴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容积变化”实现液体的吸入与排出,具体过程如下:

  1.结构基础:

  转子由电机驱动旋转,安装在偏心于定子内腔的位置(对于单作用叶片泵)或定子内腔为圆形但叶片在槽内滑动(双作用叶片泵)。

  叶片嵌入转子上的径向滑槽中,可在槽内自由滑动。

  配油盘上有进油口(吸油腔)和出油口(压油腔),用于引导油液进出。

  2.吸油过程(吸液腔容积增大):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或底部通有压力油的作用下被甩出,紧贴定子内壁。

  在转子与定子的偏心(或特殊形状)作用下,相邻两叶片之间的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

  外界大气压将油箱中的油液压入泵的吸油口,进入不断增大的密封腔,完成吸油。

  3.密封与过渡:

  随着转子继续旋转,该密封腔从吸油区向排油区移动,容积保持不变,油液被密封在腔内。

  排油过程(压油腔容积减小):

  当密封腔进入排油区时,定子内壁逐渐向转子中心靠近(或叶片被强制缩回),导致腔内容积不断减小。

  油液受到压缩,压力升高,当压力超过出口管路压力时,高压油通过配油盘的排油口被强制排出,完成压油。

  4.连续循环:

  转子持续旋转,每个叶片间的密封腔依次经历“吸油→密封→压油→密封”过程,从而实现连续不断地吸油和排油。

  总结

  叶片泵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旋转转子上可滑动的叶片,在定子内壁的约束下形成周期性变化的密封容积,通过容积增大产生负压吸油,容积减小挤压油液实现高压排油。其结构紧凑、流量均匀、噪音低,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动力元件之一。

上一篇:纳米砂磨机的核心原理
下一篇:固相萃取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