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温度记录仪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08-29 14:13

  圆盘温度记录仪是一种通过机械方式连续记录温度变化的装置,主要用于监测和记录特定环境(如冷藏车、仓库、培养箱等)在一段时间内的温度波动情况。圆盘温度记录仪的核心工作原理基于双金属片的热胀冷缩效应和机械传动记录,具体如下:
  一、感温元件(双金属片)
  1.仪器内部的核心部件是一根由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片牢固结合而成的双金属螺旋卷。
  2.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膨胀系数大的金属层伸长更多,导致整个螺旋卷向膨胀系数小的一侧弯曲、卷紧。
  3.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螺旋卷则会放松、伸展。
  4.温度的变化导致双金属螺旋卷产生规律性的伸缩或卷绕运动。
  二、机械传动与放大
  1.双金属螺旋卷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根细小的传动杆。
  2.螺旋卷的卷绕或伸展运动通过传动杆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小幅度的摆动。
  3.这种微小的机械位移被传递到记录机构。
  三、记录过程
  1.仪器顶部安装有一个可旋转的圆形记录盘(通常为24小时或7天转一圈),记录盘由内部的机械钟表机构驱动,以恒定速度缓慢旋转。
  2.传动杆的末端连接着一支记录笔(或称为“笔尖”)。
  3.随着温度变化,传动杆带动记录笔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4.同时,旋转的记录盘带动下方的记录纸(预先标有时间刻度和温度刻度)做圆周运动。
  5.记录笔的笔尖在随记录盘转动的记录纸上划出一条连续的曲线——温度时间曲线。曲线的横向位置代表时间,纵向位置代表温度。
  四、上发条与时间设定
  1.仪器通常需要定期(如每周)手动上发条,为内部的钟表机构提供动力,驱动记录盘旋转。
  2.使用时需将记录纸正确安装在记录盘上,并根据当前时间对准起始刻度。
  总结:圆盘温度记录仪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变形的物理特性,将温度变化转换为机械位移,再通过机械传动驱动记录笔,在由发条驱动的旋转记录盘上的记录纸上绘制出连续的温度变化曲线,从而实现对温度的长期、连续、可视化记录。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