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气体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08-19 14:52

  固定式气体检测仪是一种安装在特定位置、用于长期连续监测环境中气体浓度的自动化安全设备。固定式气体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其内置的气体传感器,根据不同气体的物理或化学特性,采用不同的检测技术。以下是几种常见类型的工作原理:
  1.催化燃烧式
  用于检测可燃气体(如甲烷、丙烷)。
  传感器内有一个加热的催化元件,当可燃气体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发生无焰燃烧,产生热量,导致元件电阻变化,通过电路测量电阻变化即可换算出气体浓度。
  2.电化学式
  用于检测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氧气等)。
  气体通过透气膜进入电解池,在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产生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流信号,经放大处理后输出浓度值。
  3.红外吸收式(NDIR)
  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甲烷等具有红外吸收特性的气体。
  利用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程度不同,通过测量红外光穿过气体后的衰减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气体浓度。
  4.半导体式
  用于检测可燃或挥发性气体。
  气体吸附在金属氧化物(如SnO?)表面,引起材料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反映气体浓度。
  5.光离子化检测(PID)
  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
  利用高能紫外光将有机分子电离成离子,产生的离子电流与VOC浓度成正比,从而测定气体浓度。
  6.激光吸收光谱式(TDLAS)
  用于高精度检测特定气体(如甲烷、氨气)。
  发射特定波长的激光,穿过气体后检测其吸收强度,利用分子吸收谱线精确反演气体浓度,可实现远程或开放路径监测。
  总之,以上原理各有适用范围和特点,固定式气体检测仪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实现对目标气体的连续、稳定、准确监测。

上一篇:双层玻璃反应釜的工作原理概括
下一篇: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