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位移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4-07-02 09:22位移变送器是一种将物理位移(直线位移或角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变化转换成标准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输出。
位移变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容式位移测量、拉线伸缩带动内轴旋转产生电阻变化、磁致伸缩效应等原理。不同的位移变送器工作原理也会有略微不同,以下是不同位移变送器的原理:
1.电容式位移测量
位移变送器属于电容式位移测量的技术领域,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反映位移的大小。
这种变送器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直线位移或角位移,具有非接触测量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环境和应用场景。
2.拉线位移变送器
当直线位移或角位移发生变化时,拉线伸缩带动内轴旋转,高精度电位器同轴旋转产生电阻变化。通过变送器将电阻信号转化成标准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输出。
内轴上装有精密旋力弹簧机构,以0.3KG恢复力作用于拉线上,保证拉线始终处于拉直状态。
3.磁致伸缩位移变送器
主要由测杆、电子仓和套在测杆上的非接触的磁环(浮球)组成。测杆内装有磁致伸缩线(波导丝)。
-工作时,由电子仓内的电子电路产生一起始脉冲,此起始脉冲在波导丝中传输时,同时产生了一沿波导丝方向前进的旋转磁场。
-当这个磁场与磁环中的永久磁场相遇时,产生磁致伸缩效应,使波导丝发生扭动,产生扭动脉冲(或称“返回”脉冲)。
-这一扭动脉冲被安装在电子仓内的拾能机构所感知并转换成相应的电流脉冲,通过电子电路计算出两脉冲起始和返回之间的时间差,即可精确测出被测的位置和位移。
综上所述,不同的位移变送器的工作原理也会有所差异,以上是部分位移变送器的不同原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