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温度记录仪的技术参数详解
发布时间:2025-08-18 09:44 高温温度记录仪是一种用于长时间、自动监测和记录高温环境下温度变化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热处理、食品加工、材料烧结、科研实验、灭菌工艺等领域。以下是其常见且关键的技术参数详解:
1.测温范围
指设备能够测量的温度区间。高温型记录仪通常支持300℃至1300℃,部分特殊型号可达1600℃。例如:
常见范围:-50℃~+800℃、0℃~1000℃、200℃~1300℃
选型时需确保上限高于实际最高工作温度,并留有安全余量(建议高出50~100℃)。
2.测量精度
表示温度读数的准确程度。在常温下精度较高,高温段略有下降。典型值:
常温(0~50℃):±0.5℃
高温段(如600~1000℃):±1℃或±0.5%读数
高精度型号适用于GMP、FDA等合规性要求严格的场景。
3.分辨率
温度显示的最小单位,常见为0.1℃或0.01℃。高分辨率有助于捕捉细微温度变化,提升数据分析精度。
4.传感器类型与接口
多数高温记录仪采用外接热电偶探头,常见支持类型包括:
K型(镍铬-镍硅):最常用,测温范围-200℃~+1350℃,性价比高
N型: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
R/S型(铂铑):用于更高温或高精度场合,可达1600℃
设备通常配备热电偶输入接口(如微型插孔),支持探头更换与校准。
5.数据存储容量
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保存数万至数十万条数据。例如:
64K、128K、500K或1M数据点
支持长时间无人值守记录,如每10秒记录一次,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6.采样间隔(记录频率)
用户可设置的数据采集周期,常见范围:
1秒~24小时可调
快速响应场景(如升温过程)可用1~10秒间隔,长期监控可用1~10分钟。
7.工作环境温度
指主机本身能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温度,通常为-10℃~+70℃。在高温现场使用时,主机需通过延长线远离热源,或加装隔热保护盒。
8.防护等级(IP等级)
反映设备的防尘防水能力,常见:
IP65:防尘、防喷水,适合工业现场
IP67:可短时浸水,适用于潮湿或清洗环境
9.电池寿命
内置可更换锂电池或可充电电池,续航时间从几十小时到数年不等,取决于采样频率和环境温度。部分型号支持外部电源供电。
10.数据导出与接口
支持多种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电脑或系统:
USB直连导出
RS-485/MODBUS(工业通信)
蓝牙、Wi-Fi、4G/NB-IoT(无线远程传输)
配套软件可生成温度曲线、PDF报告、CSV数据文件,支持审计追踪和电子签名(符合21 CFR Part 11)。
11.报警功能
具备超温报警(高温/低温限值),可通过LED闪烁、蜂鸣器或继电器输出信号提示异常,部分支持远程推送报警信息。
12.实时时钟(RTC)精度
保证每条数据的时间戳准确,典型误差小于±1分钟/月,确保数据可追溯。
13.探头与线缆耐温
探头保护管:通常为不锈钢(如316L),耐高温、耐腐蚀
连接线:硅胶线(耐温≤200℃)、陶瓷纤维线(耐温≥600℃)或铠装电缆
14.软件功能
配套软件通常支持:
多通道数据可视化
温度曲线分析(如升降温速率、保温时间)
报告自动生成与打印
多台设备集中管理
在选择高温温度记录仪时,请根据实际需求明确:最高温度、精度要求、记录时长、是否需要无线传输、数据合规性等。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