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有机碳分析仪的使用步骤
发布时间:2025-10-27 09:26总有机碳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制药、半导体、饮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将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CO?),然后检测生成的CO?量,从而计算出总有机碳的含量。以下是总有机碳分析仪的使用步骤,供参考:
一、准备工作
1.开机预热
打开仪器电源,启动主机和载气(通常为高纯氮气或空气)。
根据仪器要求预热30分钟至数小时,确保系统温度稳定,特别是采用高温燃烧法的仪器。
2.检查耗材与试剂
检查载气压力是否充足,确保气体管路无泄漏。
检查试剂(如酸化用的磷酸、氧化剂、标准溶液等)是否充足且在有效期内。
检查去离子水或超纯水供应是否正常。
3.准备样品
采集待测水样,避免污染。
如样品浑浊或含悬浮物,需进行过滤(通常使用0.45μm滤膜)。
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酸化曝气处理,以去除无机碳(IC),确保测定的是总有机碳(TOC)。
4.配制标准溶液
使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或碳酸氢钠/碳酸钠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TOC标准溶液(如0、1、5、10、50、100 mg/L等),用于建立标准曲线。
二、仪器校准
1.系统清洗
用去离子水或超纯水冲洗进样管路和反应系统,确保无残留。
2.运行空白样
进样去离子水作为空白样,确认背景值低且稳定。
3.标准曲线校准
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进样标准溶液。
仪器自动记录响应值(如CO?信号强度),并拟合生成TOC浓度与响应值之间的标准曲线。
检查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通常要求大于0.995,否则需重新校准。
三、样品测定
1.进样
将准备好的水样放入样品盘对应位置。
在仪器软件中设置样品编号、稀释倍数(如需要)等参数。
2.开始分析
启动分析程序,仪器自动按顺序进样、氧化、检测。
对于含高浓度无机碳的样品,仪器通常会先测定总碳(TC),然后酸化吹除无机碳后测定总无机碳(IC),最后通过TOC=TC-IC计算得出。
3.数据记录
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每个样品的TOC值。
观察数据稳定性,对异常值可进行复测。
四、结束工作
1.系统清洗
分析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或专用清洗液冲洗进样针、管路和反应室,防止残留物堵塞或污染。
2.关机
关闭氧化炉或紫外灯等加热/发光部件。
关闭载气和电源。
清理工作台,妥善处理废液。
3.数据导出与报告
将测试数据导出至电脑,生成分析报告。
以上是总有机碳分析仪的一般使用步骤,遵循以上使用方法,可确保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具体操作可能因仪器型号(如燃烧氧化法、紫外氧化法等)和制造商而略有差异,请务必参考具体设备的操作手册。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