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空衰减法密封仪如何正确使用呢?
发布时间:2025-10-14 09:42 真空衰减法密封仪是一种高精度检测包装密封性的专用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等行业的质量管控。那么,真空衰减法密封仪如何正确使用呢?以下从操作前准备、关键步骤、注意事项三方面详述使用细节,供参考: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与设备检查
需在温度(23±5℃)、湿度(≤80%)稳定的实验室环境中开展测试,避免温湿度波动干扰气压传感器精度。开机前检查仪器电源线、气管连接是否稳固,确认真空泵油位处于标尺刻度范围内,若不足需添加指定型号真空泵油。
2.样品预处理
待测包装应完整无破损,表面清洁干燥(尤其避免残留液体或粉末堵塞透气孔)。对于软质包装(如复合膜袋),需使用定制夹具固定,确保测试时样品贴合密封腔,防止因松动导致漏气误判。
3.参数预设置
根据样品类型(刚性/柔性包装)及标准要求(如GB/T 15837-95),在触控屏界面设置目标真空度(通常为-90kPa至-95kPa)、保压时间(一般30秒~2分钟)及合格阈值(压力衰减值上限)。使用时建议通过空白试验验证参数合理性。
二、核心操作步骤
1.装夹样品
将样品置于密封腔内,缓慢闭合上盖,观察密封圈是否全嵌入卡槽,确保腔体密闭性。若为瓶类容器,需配合转接头使瓶口与密封腔紧密衔接,必要时涂抹少量凡士林增强密封。
2.抽真空与稳压
点击“开始”按钮,仪器自动启动真空泵抽取腔内空气至设定真空度,此过程需关注压力上升曲线是否平滑——若出现骤升或平台期过短,可能存在管路堵塞或样品初始漏气。达到目标真空度后进入保压阶段,系统实时记录压力随时间的衰减数据。
3.结果判定
保压结束后,仪器自动计算压力衰减量并与预设阈值对比。若衰减值超过阈值,判定为不合格(提示“NG”);反之则为合格(“OK”)。部分机型可生成压力-时间曲线,便于追溯泄漏趋势。
4.重复验证
对疑似临界值的样品,建议重复测试2~3次,排除偶然因素(如微小气泡逸出)的影响,提高结果可靠性。
三、注意事项
1.避免人为干扰
测试过程中禁止触碰仪器或晃动工作台,以免振动引发额外压力波动;取样时应佩戴手套,防止汗液污染样品表面。
2.定期维护保养
每周清理真空过滤器滤网,每月校准气压传感器(使用标准砝码或第三方计量器具),每季度检查真空泵皮带松紧度,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3.特殊场景应对
针对高阻隔材料包装(如铝塑复合膜),可适当延长保压时间以放大微小泄漏;若环境大气压剧烈变化(如雷雨天气),需重新标定基准压力后再测试。
总结:真空衰减法密封仪的精准使用依赖于对每一步细节的严格控制。通过规范操作、定期维护及针对性参数调整,可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