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自动氮吹仪的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20 09:42 全自动氮吹仪是一种用于快速、温和地浓缩样品的实验室设备,常用于环境分析、食品安全、药物代谢等领域。它通过向样品表面吹送氮气流,加速溶剂的蒸发,从而实现样品的浓缩。以下是全自动氮吹仪的使用方法,供参考:
一、使用前准备
1.检查设备:确保仪器放置在平稳、通风良好的实验台上,远离热源和火源。检查电源线、氮气管路连接是否完好无损。
2.准备氮气:连接高纯度氮气源(通常要求纯度≥99.99%),检查氮气压力是否符合仪器要求(一般在0.1-0.3 MPa之间,具体请参考说明书)。确保氮气减压阀工作正常。
3.准备样品:将需要浓缩的样品分装到合适的样品管(如试管、离心管或专用的氮吹管)中。注意样品量不宜过满,防止浓缩过程中样品溅出或交叉污染。
4.安装样品支架和试管:根据样品管的规格,选择并安装合适的样品支架(或称样品模块)。将装有样品的试管插入支架的孔位中,确保试管稳固、垂直。
5.安装进气针/针头:将氮气进气针(或称吹扫针)安装到仪器的对应位置,调整其高度,使其能准确插入到每个样品管中,但针尖不要直接接触样品液面(通常距离液面2-5mm,具体参考说明书),以避免交叉污染或样品溅射。
6.设置参数:打开仪器电源,进入控制界面。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以下关键参数:
7.温度:设定水浴或加热模块的温度。温度选择需根据待挥发溶剂的沸点来确定,通常比溶剂沸点低10-20°C,以防止样品分解或暴沸。例如,乙醚沸点约34.6°C,可设25-30°C;乙醇沸点78.4°C,可设60-70°C。
8.氮气流量:设定每个通道的氮气流量。流量过大可能导致样品溅出或形成气溶胶;流量过小则浓缩效率低。通常从较低流量(如5-10 L/min总量,具体看通道数)开始,根据浓缩效果调整。
9.浓缩时间:设定总的浓缩时间,或设定终点判断条件(如定时结束、溶剂体积减少至预设值、温度变化等,取决于仪器功能)。
10.其他参数:如是否开启振荡功能(如有)、程序升温/流量梯度等。
二、开始运行
1.确认所有设置无误,样品管安装到位。
2.启动氮气供应,打开氮气阀门。
3.在仪器控制面板上按下“启动”或“运行”按钮,仪器开始工作。加热模块开始升温,氮气开始向各通道吹扫。
4.观察仪器运行状态,确保加热温度稳定,氮气流量正常,无泄漏,样品无溅出。
三、运行结束与后续处理
1.当设定时间到达或仪器自动判断浓缩完成(如达到预设终点体积)时,仪器会自动停止加热和氮气供应(部分仪器可能只停止加热,氮气持续吹扫一段时间)。
2.关闭氮气源:首先关闭氮气钢瓶的主阀门,然后将仪器端的氮气管路泄压(打开仪器上的排气阀或短暂开启仪器,让管路内残余氮气排出),最后关闭仪器上的氮气开关。
3.取出样品:待样品管冷却至室温(或安全温度)后,小心地从支架中取出样品管。注意:刚停止加热时,样品管和支架可能很烫。
4.清洁与维护:
及时清理样品支架、水浴锅(如有水浴)和仪器表面可能残留的样品或溶剂。
用干净的软布擦拭仪器。
定期检查氮气管路、进气针是否有堵塞或损坏。
根据使用频率和说明书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如更换水浴用水、清洁加热元件等)。
四、注意事项与安全
1.通风: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以有效排出挥发的有机溶剂蒸气,保护操作人员健康。
2.防火防爆:许多有机溶剂易燃,严禁在仪器附近使用明火或产生电火花的设备。确保良好的接地。
3.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前确保所有接触样品的部件(试管、支架、进气针)清洁干燥。不同样品间注意清洁或使用一次性部件。
4.防止样品损失:氮气流量不宜过大,避免剧烈吹扫导致样品溅出或形成气溶胶损失。对于珍贵或易挥发样品,需特别小心。
5.正确选择溶剂和温度:确保所用溶剂与仪器材料兼容。加热温度绝不能超过溶剂的闪点或自燃点。
6.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
7.无人值守:虽然称为“全自动”,但在浓缩易燃、有毒或珍贵样品时,不建议长时间无人值守。
以上为全自动氮吹仪的使用方法,不同型号在细节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请在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您所使用设备的具体说明书。安全、正确地使用仪器是获得可靠实验结果和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前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