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呈现新态势 “中国制造”迎来三大利好
发布时间:2018/1/25 14:56:00目前,我国正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与“制造强国”战略的落地。为了把握难得的科技时代新机遇,我国亟需强化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而随着2018年的到来,三大利好形势也相继明晰。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实体经济是其重要根基。如今,经济发展逐步迈入深度转型期,我国迎来了强化竞争力,加快“弯道超车”的大好机遇。在新时代创新驱动理念的支撑下,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兴起,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出全新态势。
回首2017年,自动化、智能化持续推进,制造业升级不断提速;瞻望2018年,“中国制造”将收获减税降费、提质增效、变革创新三大利好。我国实体经济的跨越之路,在荆棘与鲜花中愈加通坦。
减税降费 降低制造企业负担
在制造领域,税费压力是众多企业的“心头病”。在“中国制造2025”向纵深推进,“十三五规划”加快落地的2018年,减税降费仍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继续落实减税降费,对于实体经济的优化升级将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
实际上,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对此作出了具体部署。会议强调,要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此外,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也指出,将继续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更好地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目前,减税降费已经迈出了新年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停征排污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停征排污费和海洋工程污水排污费。
与此同时,在各地方省市,新一轮的减税降费措施也开始加快谋划。业内人士分析,相对于2017年,今年的减税降费重点依然是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产业。
提质增效 强化制造领域基础
曾几何时,国人纷纷远赴海外只为采购马桶;曾几何时,一颗小小的圆珠笔芯就成为了国内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好在,“中国制造”痛定思痛,正不断加快品质升级。从以数量取胜到以质量取胜,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理念迎来了蜕变。
当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的前沿技术领域加速爆发,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科技产业持续成长,对于我国制造领域来说,推进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与服务优化的需求愈发迫切。
针对提质增效,通过引进物联网技术与工业机器人,传统工厂加快向智能工厂转型,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不断升级;针对提质增效,借助工业互联网,众多企业实现精益生产、精准管理,能够完全大规模定制化订单,效率备增……
2017年10月份,工信部负责人在介绍前三季度工业运行情况时特别指出,前三季度制造业提质增效明显。据工信部调查显示,过去五年来,我国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超过30%,运营成本下降约20%,成果显著。
在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质量发展”成了一个高频词。从此,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将贯穿于我国实体经济等所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为“品质中国”的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变革创新 抢占智能制造未来
在当前科技大爆发的形势下,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正日渐突出。要想实现“创新强国”、“智造强国”的伟大梦想,除了在现有技术上实现赶超,更好在新技术上不断突破,这样才能在愈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下赢得未来“话语权”。
过去一年来,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进展喜人。从首艘国产航母到刷新运营速度的“复兴号”高铁,从国产大飞机C919到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中国制造”的创新实力不断提升,技术转化能力持续增强,体现了如今中国在研发创新与技术上的强大、自信。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在研发经费、论文数量、技术等关键数字上,也实现了极大进步,甚至是超越。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高精尖领域,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短板要补。也正因此,我国需要在创新方面继续注入强劲活力,继续推进各领域变革,从而推动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