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创蓝”大会聚焦清洁空气技术

发布时间:2018/2/3 11:11:00

中国气象报记者崔国辉报道 近日,由清洁空气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创蓝”国际清洁空气大会在京举行,400余位国内外深入探讨清洁空气技术、市场、政策和投资热点,会上还发布了“创蓝奖”的评选结果。

  在本次大会上,嘉宾们从2030年中国清洁空气发展展望对大气政策、清洁空气技术与市场发展的影响,先进环境治理技术的需求、评估、示范与推广等多个层面进行主旨发言。

  “今年的‘创蓝’初见成效,京津冀乃至全国的空气质量都有了大幅改善,而‘创蓝’活动也是北京和京津冀清洁空气改善的重要支持力量。”清洁空气联盟指导委员会主席郝吉明院士在大会致辞中表示。

  来自国内外的政策分享了政策层面的经验和动向,为空气质量改善把脉问诊。“中国的节能政策,让节能技术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基本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说,“据我们预测,在未来,技术的需求会非常大。”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局原局长凯瑟琳·威瑟斯彭(Catherine Witherspoon) 也介绍了加州的空气质量管理经验,她指出,加州严格的空气质量管理政策,成为了清洁空气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

  大会公布了“创蓝奖”的获奖名单,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63个技术企业参与了本次角逐。最终催化烛形过滤器、一体式燃气冷凝锅炉技术、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等六项技术脱颖而出斩获“创蓝奖”,涵盖领域包括非电燃煤、空气质量监测和VOCs等。另有6项潜力技术获评未来之星,17家技术企业获入围奖。

  “创蓝大会已是第三年举办,三年来,我们见证了治霾技术的蓬勃发展,更欣喜地看到这些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后带来了切实可见的改变。”清洁空气联盟的秘书处主任解洪兴在大会上说到。“大会将帮助这些技术企业更好地了解地方政策,推动他们与地方需求直接对接,让更多好技术服务于治霾一线。”

  会上,清洁空气联盟与亚洲协会共同发起了“创蓝加速倡议”,号召更多的组织参与创蓝技术在中国以及国际舞台的应用。

  本次大会由清洁空气联盟主办,由清洁空气创新中心、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并得到了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亚洲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等近20家机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