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34%关税交锋,对美系半导体设备厂商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5/4/8 11:08:00

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 34% 关税,涉及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而北京时间4月4日晚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就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方面在此前对华已进行多轮的加征关税,已经使得中国半导体等相关物项对美出口关税提高了20%-70%不等。而此次我国加征关税是针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其中自然包括半导体设备在内。中美双方的此次博弈将给2025年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美系设备商的生存之道:产能转移和合规困境 应用材料(AMAT) 应用材料(AMAT)作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设备商,产品主要覆盖薄膜沉积(CVD、PVD 等)、离子注入、刻蚀、快速热处理、化学机械抛光(CMP)、计量检验等设备,并在多个领域拥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其 2024 财年第四季度营收 70.5 亿美元中,中国大陆贡献 30%,同比下降 28%。 据应用材料官网显示,其在美国、新加坡(CVD和CMP设备)、德国、以色列(量测和检测设备)、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均设有生产设施,因此,应用材料的美国工厂生产的设备将面临34%的关税,而美国以外的生产组装产地,对华出口可能将不会受到此次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政策的影响。 泛林集团(LAM) 泛林集团(LAM)是全球第四大半导体设备厂商,其主要产品包括刻蚀、薄膜沉积、去胶、清洗设备和镀铜等设备。根据泛林集团公布的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43.76亿美元,环比增长5%,其中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营收占比最高,达到了31%。泛林集团的制造工厂主要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俄亥俄州,预计这些工厂生产的设备将受到此次加征关税的影响,而其在韩国、奥地利、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也设有制造工厂,合理的调配这些海外工厂或许能降低加征关税对集团的影响。 科磊(KLA) 科磊(KLA)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量测、检测设备商,产品种类已经覆盖加工工艺环节的各类前道光学、电子束量检测设备,包括了缺陷检测、Overlay、CD 量测,膜厚等等。科磊某位高管曾表示,随着美国对华新一轮出口管制,预计会影响其5亿美元的营收,70%可以归因于系统相关收入,而另外30%则属于服务相关销售。并且预计2025财年科磊在中国的收入将同比下降约20%。预计2025财年中国市场将占其总销售额占比约为20%以上,低于2024财年的约40%。科磊在美国、以色列、英国设有制造基地,其明暗场设备主要在美国制造,以色列工厂主要生产光学计量设备。 泰瑞达 泰瑞达也是全球前十的半导体设备大厂,其产品主要是自动测试设备,包括半导体测试系统、军事/航空测试仪器和系统、存储测试系统、电路板测试和检查系统、无线测试系统。为了降低产品的美国技术来源含量,以便在美国对设备出口管制下不影响业务的发展,泰瑞达除了在美国建有工厂外,在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匈牙利也设有工厂。并且泰瑞达在中国深耕已经有23年,大部分零部件都已经做到了去美国化,国内销售的设备当中的美国来源占比也已经低于3%。因此,预计此次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政策对泰瑞达影响较小。 对于半导体设备厂商来说,由于此前美日荷对华持续升级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政策,多数美系半导体设备厂商已加速向海外转移产能(如东南亚、欧洲)以规避政策风险,但其供应链中部分核心设备或零部件仍依赖美国本土供应。因此,中国此次对美半导体设备加征34%关税(此前免税)可能显著抬升这些企业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压缩其在中国市场的利润空间。反观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则迎来双重机遇:关税壁垒叠加美国技术封锁,倒逼国内晶圆厂加速国产设备验证与采购;中国在成熟制程设备(如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已实现部分自主可控,关税政策将强化其成本优势。< br />< br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