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央启动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仪器需要攻克哪些难关?

发布时间:2025/4/16 18:01:0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于4月15日正式启动《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5年版)》推荐工作,这是继2017年以来两部委联合开展的第四次国 家 级环保技术装备遴选行动。该政策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加速环保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核心支撑,助力实现“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目标。

政策背景:深化绿色转型,破解“卡脖子”难题

本次推荐工作是落实《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及《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环保装备虽在燃煤超低排放、垃圾焚烧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如高性能传感器、精密阀门)仍依赖进口,且新污染物治理、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存在短板。通过动态更新技术目录,政策将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

image.png

推荐范围与创新亮点:覆盖11大领域,新增三大赛道

此次推荐范围扩展至11大类,包括传统的大气、水、固废治理领域,以及新增的减污降碳协同处置新污染物治理智能化环境监测设备。其中:

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聚焦工业废气处理与温室气体回收一体化装备,如燃煤机组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

新污染物治理针对抗生素、微塑料等新兴污染物,要求装备具备监测溯源与高效降解能力;

智能化监测设备需集成AI算法与物联网技术,实现污染物实时动态调控。

申报要求:严控技术门槛,强化应用实效

申报企业需满足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记录、技术装备产权明晰等基础条件。技术类别分为研发类(需突破关键技术)、应用类(产业化初期)和推广类(成熟技术),并明确要求装备污染物控制效果需优于国家排放标准或重点区域特别限值。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15日,申报材料需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提交,2023年版目录技术若指标更新需重新申报。

行业响应与预期影响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专家王亦宁指出,国产环保装备在市政污水、垃圾焚烧等领域已形成国际竞争力,但绿色低碳与数字化水平亟待提升。此次政策将加速企业布局高精度材料、智能控制系统等前沿领域,预计带动千亿级设备更新市场,并为“一带一路”绿色技术输出奠定基础。

结语

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技术引擎,此次推荐工作标志着我国环保产业从“跟跑”迈向“领跑”的关键转折。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联动,未来有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环保装备龙头,为世界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