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仪的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2/20 10:56:00

频谱仪主要有基于扫频超外差式、实时傅里叶变换式和数字下变频式的工作原理,以下是具体介绍:

扫频超外差式频谱仪原理


  • 混频与变频:输入信号先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进行混频,通过改变本地振荡器的频率,将输入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依次变换到固定的中频频率上。例如,输入信号包含 100MHz - 200MHz 的频率成分,本地振荡器从 500MHz 开始扫频,当本振频率为 600MHz 时,输入信号中的 100MHz 成分就会被混频到中频(假设中频为 100MHz)。

  • 滤波与放大: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经过中频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只保留我们感兴趣的中频信号。然后对该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信号的强度,便于后续的处理和测量。

  • 检波与显示:经过滤波和放大的中频信号进行检波处理,将中频信号的包络提取出来,得到与输入信号幅度相关的直流信号。这个直流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等处理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出频谱信息,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信号幅度。

实时傅里叶变换式频谱仪原理


  • 信号采集:首先对输入的时域信号进行高速采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采样频率需要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以确保能够准确地还原原始信号的频率信息。例如,对于最高频率为 10MHz 的信号,采样频率至少要达到 20MHz。

  • 傅里叶变换: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FFT 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计算出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幅度和相位信息。比如,一个周期性的方波信号,经过 FFT 后可以得到其基波和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度。

  • 频谱显示:根据 FFT 计算得到的频域信息,在频谱仪的显示屏上绘制出频谱图,直观地展示信号的频率成分和幅度分布。

数字下变频式频谱仪原理


  • 数字下变频:输入的射频信号首先经过模数转换(ADC)变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下变频技术,将数字信号的中心频率从射频搬移到较低的中频或基带。在数字下变频过程中,会对信号进行混频、滤波和抽取等操作,降低信号的采样率,同时保留信号的频谱特征。

  • 数字信号处理:对下变频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进一步的数字信号处理,如滤波、放大、解调等操作,提取出信号的各种参数和特征。例如,通过数字滤波器可以对信号进行滤波,去除噪声和干扰;通过解调算法可以从信号中恢复出原始的调制信息。

  • 频谱分析与显示:最后对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计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等频谱参数,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频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