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地埋式废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9/4/27 13:15:00

医院地埋式废水处理设备

产品具有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专人职守、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O/A/O处理工艺机理分析 

  O/A/O生物处理工艺综合了厌(兼)氧、好氧和A—B法处理工艺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使得三种工艺相得益彰,达到了环境目标和能源目标的统一。 

  ① 突破了传统的A—B工艺生物吸附—氧化概念。首先在形式上,将仍属活性污泥法范畴的传统A—B工艺改为生物膜法(接触氧化),增加了MLVSS,提高处理效率,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减少投资;其次在微生物降解机理上,将通常与吸附段伴存的污泥再生池省去,使得微生物再生在生物膜这一微生态系统内得以实现;再是在功能上,革新了传统A—B法只适于高效处理高浓度易生物降解有机废水,而对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无能为力的概念,本工艺丰富了B段的内容,采用A/O克服了上述弱点。,本工艺保留了A—B法的优点,通过人为地制造浓度梯度,产生高效率的有机物去除效果。 

QQ图片20181024090807.jpg

  ② 通过分格(兼氧分二格)分段的方法,使不同格段具有不同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其表现出来的优点为:处理有机物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对各有机物的去除更为彻底。 

  ③对A/O工艺的改进。这里的“A”是指兼氧水解(酸化)。首先传统的A/O法由于A段前置,为了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的好氧处理出水必须有几倍于处理水量的水回流至A段,导致建设费用较大。本工艺在个O/A中已达到了去除磷、氮的效果;其次传统的O/A法为了达到较好的出水,在O段必须有足够长的泥龄,同时在A段为了保持较高的MLVSS而必须添加营养,O/A/O工艺很好地解除了上述限制,解决了矛盾,因为有了“二氧化”的把关,个好氧池可以大大缩短泥龄;,更重要的是水解(酸化)—好氧处理技术,较大地提高了B/C比,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缩短了常规反应时间。 

  4.2 O/A/O组合工艺参数选择 

  O/A/O组合工艺从根本上说,是根据生物可降解性的不同,把废水中含有的不同性质有机物在空间上放在不同格段处理而达到经济目的。虽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和要求,但应该以此为主要设计依据,其他要求为辅或作为验算依据。 

  在好氧段,以进水中易降解COD数据为设计依据,按照好氧处理要求选择设计参数,达到基本去除易降解COD的要求。兼氧段,宜根据进水中难降解COD数据,按照兼氧理论中水解段要求选择设计参数,达到大分子化为小分子、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第二好氧段,根据兼氧段出水和排放标准,按照好氧处理要求选择设计参数,一般宜设计成延时曝气形式。 

QQ图片20171129082639.jpg

厌氧及沼气工段

1.厌氧段 

    厌氧池采和中温消化, 有机负荷10kgCOD/m3.d。

    进水先进入配水罐进入脉冲配水系统, 通过脉冲进水, 保证布水均匀和泥水充分接触。

   影响厌氧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水质、负荷温度、pH、挥发酸、N、P营养等。

    进水浓度不要超过设计值20000mg/l太大, (以不超过23000mg/l为宜), 特别注意不宜长时间超过设计值, 以免造成有机酸积累, pH值下降, 系统受到冲击。

    本厌氧池按中温设计, 甲烷菌最适宜的温度是35~40℃之间。操作温度以稳定为宜, 波动范围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 在温度偏低时, 可适当调低运行负荷和增大停留时间。

pH值应维持在6.5~7.8范围, 范围是在6.8~7.2之间, 进水pH值宜控制在6.0以上。在处理含有机酸而使pH值偏低的废水时, 进水pH值可降到4~5左右。

    总碱度一般控制在2000~3500mg/l。

    有机酸浓度直接反映了混合液中挥发酸积累程度, 而pH值则较难反映出这一点。

    一般有机酸(挥发性)安全浓度应在2000mg/l以下, 在200mg/l以内。

    为满足厌氧发酵微生物营养要求, 大量试验表明:碳、磷应控制在200~300:5:1(其中碳以COD表示), 在装置启动时, 稍增加氮素, 有利于微生物增殖和提高反应器的缓冲能力。

    污泥接种前应去除粗大颗粒及砂、石、接种物挥发分(VSS)应大于60%, 对于过稠接种物, 可以用水稀释, 用污泥泵或潜水泵打入池内。

    一般来讲, 启动采用间歇式进料, 投料负荷可控制在0.1~0.5kgCOD/kgVSS.d左右, 待产气高峰之后再进料, 逐步缩短进料间隔时间直至连续运转。接种污泥量一般大于15kgVSS/m3。

    运行时, 应注意池面气室部分是否漏气, 水面如浮渣过多, 可人工去除浮渣或用棍棒将浮渣击沉。

    厌氧池内排泥一般根据运行情况, 半年排泥。保证池内污泥浓度不低于2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