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通蓄电池

发布时间:2017/3/7 21:34:00

                                                   冠通蓄电池

得一提的是,服务器的液冷技术并不需要昂贵的水冷机组,在减少总体拥有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而且做到了绿色环保。它还可以控制运营成本,使初始投资实现快速回报。这在那些高电力成本、高运营成本的数据中心显得尤其重要。

  
  使用液冷系统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服务器前部必须要保持25℃以下才能稳定工作,精密空调想要保持这个温度,必须在空调冷风口达到18~20℃,而液冷媒只要能达到20~25℃就可以。另一方面,远程制冷的效率比较低,而液冷媒在相对封闭的运行环境中,效率较高。
  
  形象地理解,液冷设备与精密空调的区别,就像冰箱制冷与冷库制冷的区别。对机房来说,液冷媒将每个机柜包装成为一个“冰箱”,而精密空调则把整个机房制冷视为一个“冷库”,其能耗的差别不言而喻。使用液冷技术节能的效果不仅仅在于制冷方面,液冷技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系统,叫Freecooling(自然冷却系统)。液冷媒的进口温度需要低于15℃,而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就可以不需要通过循环制冷来制冷液体,仅仅用自然冷量制冷即可。这一切都是自动调节的,不需要人工操作。使用液冷系统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2  液冷服务器的种类
  
  液冷服务器的种类一般是按采用的模式和选用的冷媒来区分的。
  
  按照系统模式,液冷服务器可分为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大类;按照工作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冷和其它制冷剂冷却,制冷剂除水以外,还有变压器油、矿物油、19.8%的乙二醇溶液、13.6%NaC的盐水、FC-75、Coolanol45、二甲烷饱和溶液等;按照是否发生相变,可分为温差换热(利用制冷剂的温升来带走热量)和相变换热(利用制冷剂的气化潜热来带走热量)。
  
  (1)间接液冷服务器
  
  间接液冷服务器又叫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其原理图如图3所示。如图中所示,冷媒与被冷却对象分离,并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液冷板等高效热传导部件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传递到冷媒中。对于原有的风冷方式来说,仅需将原风冷散热片替换为液冷散热片,并将冷媒管路引出机箱即可。在间接冷却方式中,冷媒有其自身通路,并不与电子器件直接接触,因此只要液体管路密封性好、冷媒不泄漏,那么系统对冷媒种类的要求较低,多种冷媒均可实现其功能。
  
  缺点是由于增加了传热过程热阻,传热温差增大,制冷效果逊于直接冷却式,且需要额外安装风扇对机房的其他元器件进行散热。
  
  (2)直接液冷服务器
  
  直接液冷服务器又叫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其原理图如图4所示。如图中所示,发热元器件与冷媒直接接触,即将服务器主板、CPU、内存等发热量大的元器件完全浸没在冷媒中。由于冷却液与被冷却对象直接接触,散热效果更佳,能性解决全部元器件的散热问题,无须额外配置风扇、散热片等。但此系统对原有的风冷系统有较大改动,需制作密封舱体用来盛放冷媒。另外,对冷媒的要求较高,需具备绝缘性好(不导电)、无毒无害、无腐蚀性等物理化学特性。
  
  直接冷却式能解决更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问题。直接冷却式是利用液体的温差或相变将热量直接带走,减少了传热过程的热阻,冷却效率更高。而且,冷却制冷剂蒸汽只需40℃的进水,由于全国很多地方全年温度都是在40℃以下,因此可实现全年自然冷却,PUE值可降至1.05左右。
  
  服务器设计者和数据中心运营商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数据中心系统的稳定性。然而,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一个接头的失效就会导致冷却液无法自动替补供应。因此,对机械冲击的抵抗能力及可靠性是液体冷却系统快速插拔接头的重要特征。服务器设计者就需要构造优良、锁紧机构简单、制作材料耐用并兼容的快速插拔接头。这种接头必须能够长期保持连接状态,但在断开进行维护时快速接头内集成的阀门能够迅速动作,以避免冷却液的溢出。使得密封件应当与冷却液兼容,以避免膨胀、收缩或者变形。
  
  在使用液体冷却系统时,为了更好地保障电子设备周围设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数据中心运营商需要采用坚固耐用且保证无滴漏的连接设备。快速接头连接后的多重密封和无密封摩擦功能,能够保证液体冷却设备即使在长时间处于连接状态和压力的情况下,在断开时也能保证无溢漏,大大提高了液体冷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今天的数据中心与过去的数据中心有着显着不同的需求。故而在努力维持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性能的同时,企业数据中心的IT人员们还必须继续适应各种技术需求和对业务的不断增长的期望。


    今天的数据中心与过去的数据中心有着显着不同的需求。故而在努力维持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性能的同时,企业数据中心的IT人员们还必须继续适应各种技术需求和对业务的不断增长的期望。对于企业的IT人士们而言,想要把握住企业业务成功的机会,他们就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便能够保持高速度,并可以做出快速的响应,以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业务需求。


    伴随着消费者们的动态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增长,推动了企业组织的IT人士们纷纷积极努力的维持企业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性能。


    而为了把握住业务成功的机会,您的公司将需要部署一系列能够紧紧跟上并满足市场需求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异构性都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营系统中又到底需要什么呢?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广大读者朋友们介绍当为您企业的数据中心选择最为合适的基础设施时,所需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借鉴和参考本文的指南,有助于您学习到如何为您企业数据中心现有的资产带来新生,以及推动您企业旧的、由筒仓驱动的数据中心环境的进一步改造转型。


    今天的数据中心与过去的数据中心有着显着不同的需求。故而在努力维持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性能的同时,企业数据中心的IT人员们还必须继续适应各种技术需求和对业务的不断增长的期望。对于企业的IT人士们而言,想要把握住企业业务成功的机会,他们就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便能够保持高速度,并可以做出快速的响应,以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业务需求。这些要求在本文以下的部分中进一步详细为您介绍。


    资源的规模化缩放


    伴随着您企业业务的有机增长而实现您企业数据中心系统的规模化缩放已然成为了企业组织机构的Web规模架构的目标。超融合和异构的数据中心意味着预测更加符合业务部门所正在追求的实时管理(JustInTime)的模型。


    一款真正的现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还意味着其能够独立于您的计算而添加存储,增加消耗CPU的计算目标的工作负载,或为应用程序平台创建更具弹性的内部网络。


    松耦合的系统使用软件的抽象,来确保更好的可管理性和升级保护。存储、计算和网络的解耦创建了部署、扩展和管理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对每个组件启用RESTfulAPI访问可将可管理性扩展到几乎任何业务流程或CMP(云管理平台)。


    抽象的创建,以便为在数据中心环境内运行的虚拟应用程序工作负载带来灵活性。软件定义的解决方案的真正目标是完全抽象底层的基础架构,而不论品牌或资源,并带来了一个单一的虚拟硬件实现的虚拟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