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监测 一起聊一聊“碳排放”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2/7/4 15:21:00

碳监测 一起聊一聊“碳排放”的发展历程

2020年9月22 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突出协同增效,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在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统一督查问责等方面取得关键进展。推动监测体系统筹融合。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逐步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统筹实施。

而2021年3月在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多次提及的重点话题也是:碳排放、碳中和、碳达峰。

那么,“碳排放”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呢?

图片1.png 

综上可知,早在1994年就已经重视碳排放的问题,而我国2008年就已经对“碳排放”有一定重视,如今,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更是成为全球最大,从最初2007年仅覆盖发电行业,到之后范围逐步扩大,最终覆盖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八大行业。除此外,随着对“碳排放”、对环保的认识,有色、水泥、玻璃、建筑、交通、餐饮等行业领域也逐步收紧污染排放要求……

 

知识扩展:

碳排放: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碳中和:碳中和是节能减排术语,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达峰: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WPS图片(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