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后,康宁又在研发什么黑科技?

发布时间:2017/4/26 11:44:00

两名头戴笨重面具、身穿密实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一个温度高达 1600℃的熔炉前面作业。他们从熔炉中拿出炙热的坩埚,然后将里面火红的融液倒入模具内。其中一名员工的手套还冒着烟,但他似乎一点都不在意。别误会,这不是冶炼金属的现场,这里是美国“玻璃巨头”康宁位于纽约总部的实验室。

  

  公司材料科学家 Adam Ellison 表示,这两位工作人员倒出的材料正是他们公司的“明星产品”——大猩猩玻璃。自 2007 年以来,这家具 165 年特殊玻璃及陶瓷材料研发历史的公司共推出了五代大猩猩玻璃盖板。截至去年,这款以抗摔及抗刮性能极强著称的玻璃系列已被应用于超过 45 亿部设备中,覆盖约 1800 多款产品,横跨三星、金立、华为、联想、戴尔、微软等 40 多个主要品牌。此外康宁还在上月 CES 大会上展出了一款“大猩猩玻璃概念车”。

  据 Ellison 介绍,每天熔炉团队的工作人员需工作 8 到 12 小时,给公司的科学家团队提供大量的研发样品。而为了不断提高玻璃的性能,科学家们设计了不同的工艺流程,例如改变融化玻璃的温度、时间及制作方法等等。近来,他们正尝试研发一种防刮、防摔性能更强、厚度更薄,且可弯曲折叠的新概念玻璃——“超薄柔性玻璃”。

  为此,科学家团队对这些经改良的玻璃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从而寻找出工艺方案。他们设计了一台可不断弯曲玻璃片的机器,以观察玻璃片的耐压持久性能;另外还有一台机器会持续向玻璃片施压直至其崩碎,从而测试其耐受能力。破碎后的玻璃片研究人员会用显微镜对其裂口处的状态进行观察——如果出现的裂缝比较多,说明玻璃较硬;相反,则表示玻璃片较为柔软。

  

  材料一旦通过了这些柔韧性能的相关测试,康宁的研究人员将会用其制作成仿手机模型并进行跌落测试。刚开始时会先从大概腰部高的位置开始试验,将仿制手机摔到水泥地、碎石地及其他表面上;然后再逐渐升高高度。如果这款“超薄柔性玻璃”能研发成功,未来将能用于制作曲面屏甚至是可折叠或卷起的高新未来产品,在汽车内饰、手机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另外,康宁还开发出一些处理玻璃的新工艺,可帮助器件制造商制作出定制电子产品。

  

  除了完成康宁的两大任务——寻找新的制造工艺及改进现有产品外,公司的科学家还会做一些有趣的小研究。比如 Ellison 博士最近正在开展的趣味项目,受古罗马人的“智慧结晶”——由双色玻璃制作而成的莱克格斯杯启发,他们制作出一个从前面看是翠绿色而从后面看是玫瑰红的玻璃杯。教授表示,虽然现在还不确定它有什么用途,但这个研究结果会被收藏起来,在未来或许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