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砂当量测定仪

发布时间:2015/8/29 10:26:00

仪器与试剂:
    1、圆柱形试筒:透明、塑料制内径32±0.25mm,高420±0.25mm。从试筒底部起到100±0.25mm、380±0.25mm刻划标记线,配有橡胶塞。
2、冲洗管:由一根硬管组成,不锈钢或冷锻钢制其外径为6±0.5mm,内径为4±0.5mm,管的下部有一个不锈钢两侧带孔尖头,空径为1±0.1mm。
    3、透明塑料(或玻璃)桶(10升):桶口配有插虹吸弯管和进气弯管的橡胶塞,桶底面高出工作台约1.5m。
    4、虹吸弯管和进气弯管:由不锈钢管制,外径8mm,内径约6mm,将其插入桶口橡胶塞。
    5、橡胶塞(或塑料管):长约1.5m,内径约5mm,与冲洗管、虹吸弯管联在一起吸液用,配有金属夹,以控制冲洗液流量。
    6、配重活塞由杆、底座、套筒、配重组成。杆长430±0.25mm,底座直径25±0.1mm,底面平坦光滑,垂直杆轴,横向有三个螺丝可保持活塞在试筒中间有一点小缝隙。套筒有一个螺丝,能固定活塞下沉的位置,并有一个能靠尺子的深1cm、宽5mm的缺口,用于测量读数。固定在活塞杆顶的配重,除套筒外总重1kg±5kg。
    7、振荡器(如采用人工振荡时无此设备):可以使试筒产生横向直线往复运动。振幅20.3±0.1cm,运动周期180±2次/min。
    8、天平:称量1kg,感量1g。
    9、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10、秒表。
    11、广口漏斗(塑料制):口的直径100mm左右。
    12、一把长500mm的钢板尺,刻度到1mm。
    13、一个筛孔4.75mm(圆孔为5mm)筛和筛底。
    14、一个刮刀和一把勺子。
    15、温度计。
    16、其他:1升量筒、2升烧杯、能装125毫升浓度的密封容器、刷子、盘子、小铝合等。
六、试验步骤:
    1、试验
    为了不影响沉淀的过程,试验必须在无扰动的水平台上进行。随时检查试验的冲洗管口,防止堵塞。试验过程中,冲洗液的温度应保持20±2℃范围内。由于塑料在太阳下容易变成不透明,应尽量避免将塑料器皿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盛试验溶液的塑料器皿用毕要清洗干净。
   (1)用冲洗管将冲洗液吸入试筒直到100mm刻度(约80毫升)。
   (2)把相当于120±1g干料重的湿样用漏斗倒入竖立试筒中。
   (3)反复敲打试筒下部,以除去气泡使试样湿润,静置10min。
   (4)试样静置10±1min结束后,用橡胶塞堵住试筒,将试筒水平固定在振荡器上。(注意试筒底部方头碰螺丝。)
   (5)开动振荡器,在30±1S的时间内振荡90次。用人工振荡时,要用手将试筒横向水平放置,仅需手腕振荡,不必晃动手臂,振幅为203±25mm,振荡时间和次数与振荡器相同。然后将试筒取下,竖直放回试验台上,拧下橡胶塞。
   (6)将冲洗管插入试筒中,用冲洗液迅速冲洗附在试筒壁上的集料,然后将冲洗管插到试筒底部,慢慢转动冲洗管,同时匀速缓慢提高冲洗管,使附着在集料表面的细粒杂质浮上来,直至溶液达到380mm刻度线为止。
   (7)缓慢匀速向想拔出冲洗管,当液面位于380mm刻度线时,切断冲洗管的液流,使液面保持380mm刻度线,然后在没有扰动的情况下静置20min±15S。
    2、测量
   (1)静置20min后,如图4a所示,用钢板尺在试筒外量测从试筒底部到絮凝物上液面的高度,即h1(如有可能,同测得从试筒底部到沉淀物上液面的高度,即h2,此项作为与活塞测量的砂当量值的参考值)准确至1mm。

       (2)将配重活塞套筒在试筒口放好,使配重活塞徐徐落入试筒直至碰到沉淀物时,立即拧紧固定螺丝,将尺子插入套筒的开口处,使零点对准活塞的底面,从套筒处读取沉淀物高度,即h2,准确至1mm(见图4b)。上述测量过程应在30秒内完成。同时记录试筒内的温度,准确至1℃。

本产品主要规格及技术性能参数:
    1、SD-I型自动式砂当量振动器
       额定电压:220±50Hz              震荡频率:90次/30S
    额定功率:180W                  振   幅:203mm
       自控定时:30S/次                  外形尺寸:560×320×360
       配重活塞:1kg±5g                    
       圆柱形塑料试筒:
       内径:32mm±0.25mm              高度:420mm±0.25mm
       冲洗管外径:6mm±0.25mm         内径:4mm±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