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受重视 15项相关国家标准将制修订
发布时间:2016/7/21 10:50:00近日,国家标准委决定对2016年第二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第二批拟立项236项标准,其中仪表相关推荐标准拟制定13项,修订2项,主要为系统集成标准。同时还将制定4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基于PLC控制设备的成套规范》
标准将由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主起草。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各种型号规格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设备的柜、台及箱成套。规范的内容包括术语和符号、使用条件、成套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及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在国际和国内,目前还没有找到一套权威性的专门针对“PLC控制设备成套规范”的制造规范。能够对PLC控制设备的柜、台及箱成套制造具有一定规范参考作用的标准极少。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工业自动化能效数据模型》
标准将由中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负责主起草。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效相关的应用集成,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工业自动化能效数据模型的应用概述、能效数据模型定义、工业自动化能效数据编码、与典型工业控制协议的映射、与典型工业生产管控系统的交互模式、在典型工业行业的用例等内容。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过程自动化能效评估方法》
标准将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抚顺石化、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负责主起草。标准适用于过程生产企业的各级生产系统以及上层的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过程工业能效要素(能源消耗相关要素、物质消耗相关要素、污染排放相关要素)、能效指标定义(设备级指标、过程级指标、系统级指标、管理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等)、生产过程能效评估模型(设备级、过程级、系统级)、生产过程能效评估方法等内容。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全分布式工业控制智能测控装置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将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负责主起草。本部分规定了全分布式工业控制智能测控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通用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离散制造系统中使用的装置。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特性与分类、性能评定方法、可靠性鉴定方法、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等内容。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全分布式工业控制智能测控装置第2部分:通信互操作方法》
标准将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负责主起草。本部分规定了全分布式工业控制智能测控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通信互操作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离散制造系统中使用的装置。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测试要求中的互操作测试的系统结构、数据访问等级定义、设备管理等级定义、实现等级定义等内容。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全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第1部分:总则》
标准将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主起草。本部分定义全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构架,网络功能模块的划分和组织,以及全分布式网络协议体系,面向广域、实时和安全需求,构建基于SDN的全分布式传输网络架构,构建基于Web Service的扁平化工业测控信息集成与互操作架构。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全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第2部分:术语》
标准将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主起草。本部分规定全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常用术语,包括:全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传感器、智能变送器、智能仪表、智能控制单元、嵌入式控制系统等大类术语。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全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第3部分:接口通用要求》
标准将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主起草。本部分是为方便泛在网络各组成部分的互连所形成的规范。它与基于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的泛在网络参考模型所定义的标准集相关。接口访问是通过应用层或其他毗邻的更低层提供的服务来提供应用服务。本部分定义任何毗邻的更高层协议可使用的应用服务特性。其设计目的是支持在自动化环境中的设备之间传输苛求时间的和不苛求时间的应用请求和响应。本部分规定了智能传感器在泛在网络中被调用的结构和服务。其规定与OSI基本参考模型结构一致。接口服务和协议由包含在应用进程中的应用实体来提供。应用实体由一组面向对象的应用服务元素和管理应用尸体的层管理实体所组成。应用实体提供在一组有关应用进程对象类上操作的通信服务。接口服务类别实例的管理提供一个公用的服务集。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全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第4部分:异构网络技术规范》
标准将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主起草。本部分针对工业现场数据通信传输特点和对协议转换实时性能的特殊要求,提出面向工业网络、能融合多种无线网段和有线网段的异构网络协议通用转换架构。利用统一的数据映像区代替传统帧的转发,并根据不同的网络设备转换调度模块,实现多种有线和无线终端节点的无缝接入,达到本地和异地信息协同的目的。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业串行实时通信系统集成第1部分:总则和框架》
标准将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主起草。标准规定离散制造业生产过程串行通信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包括串行通信系统设备模型、通信模型以及参数模型和要求。标准适用于离散制造业生产过程串行实时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与系统集成。目前国内尚无此类系列标准。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运行管理的关键性能指标第1部分:总述、概念和术语》
标准将由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主起草。标准分为部分总述、概念和术语;第二部分定义和描述;第三部分交互和使用;第四部分联系和从属。标准针对部分给出了关键定能指标定义和使用总述;给出了与关键性能指标相关的概念以及构建准则;规范了关键性能指标相关的术语。目前国内尚无针对制造运行管理(MOM)领域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规范,对应的ISO22400是国际上首部关注此领域的标准。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用工程数据交换格式自动化标识语言第1部分:架构和通用要求》
标准将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负责主起草。标准将着力于解决自动化工程领域内的数据交换方案。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名词术语、一致性程度、AML结构规范、AML基础库、用户定义模块以及XML等。标准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于2014年发布。国内无相关标准,技术上仍属空白领域。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标准将由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负责主起草。标准以智能制造为产业背景,以智能化生产与精益生产过程管理融合为基础,以实现生产现场人、机、料、法、环的沟通交流与生产信息交互为目标,规定了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块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a)可视化管理系统系统描述,主要包括系统概述、系统模块等;b)可视化管理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系统软件结构等;c)可视化管理系统硬件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系统、看板系统、广播语音系统等。另外,定义了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系统与ERP\MES系统集成方法与标准,以构建企业透明化生产、智能化生产信息体系。预研情况: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已投资3500万完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工厂应用示范项目”。本项目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从企业资源计划ERP(计划层)、制造执行系统MES(制造执行层)、过程控制系统PCS(作业层)三层进行一体化建设,通过系统集成技术将智能工厂合建设的关键对象模块(包括数控机床设备、工业机器人、立体仓库、车间精准配送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可视化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实现了无缝集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精益化目标。同时本技术规范也已成功应用于家电行业、橡胶行业、汽车行业等多家企业的信息化车间建设与改造项目。
拟修订国家推荐标准《企业控制系统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术语》、《企业控制系统集成第2部分:企业控制系统集成的对象和属性》
标准将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主起草。修订将增强接口术语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降低与实施这些接口有关的风险、成本和差错,使企业系统和控制系统可以互操作和易于集成。目前ISA-95和ISO/IEC已陆续修订了本系列标准。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服务指南》
标准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负责主起草。标准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之一,适用于需要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及提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服务的所有组织。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基本流程、咨询服务方法、咨询服务的实施提供了指南,也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人员的能力培养和评价提供了指南。指南的使用可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贯标目的和范围等的不同而不同。标准包括贯标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咨询服务方法、咨询人员能力要求与评价等内容。贯标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能够帮助使用者了解管理体系贯标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咨询服务方法是咨询服务人员提供咨询服务的方法、工具和规范;咨询人员能力要求与评价描述咨询服务人员所需能力及评价咨询人员能力的准则和过程。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体系指南》
标准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负责主起草。标准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之一,适用于需要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提升信息时代企业竞争能力的所有组织。不同类型企业可基于该能力体系按照分类需求和特色进一步丰富内容,给出细化的企业新型能力体系。标准规定了信息时代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系,覆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竞争要素的企业能力类型,以及各类新型能力的重点方向、监测指标、监测方法、提升路径等。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通用规范》
标准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负责主起草。标准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企业。各行业可基于该规范,按照行业需求和特色进一步丰富内容,给出与行业共性问题和解决方案密切相关的方法和规范。可为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提供相关咨询的人员和机构,以及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提供参考。标准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7.3条款的内容,细化提出了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时的细化指导通用规范,明确了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所涉及的优化方案制定、实施与执行、监督与控制等主要活动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管理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等。
拟制定国家推荐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估与诊断方法》
标准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负责主起草。标准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企业。各行业可基于该方法,按照行业需求和特色进一步丰富内容,给出与行业共性问题和解决方案密切相关的方法和规范。可为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提供相关咨询的人员和机构,以及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提供参考。标准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7.2条款的内容,细化提出了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时的细化指导方法,规定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的职责、流程、周期、内容和方法等,明确了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框架、评价指标、数据来源、指标计算方法、评价周期、诊断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