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谱科技—国产光谱仪器的“追光者”
发布时间:2025/4/28 16:22:00在光学领域写下“中国精度”
在上街区奥克斯产业园中,一台台精密的光谱分析设备正高速运转,显示屏上跳动的数据勾勒出物质的“光谱指纹”。这里是精谱科技集团的总部,一家专注高端光谱仪器研发的“隐形冠军”企业。从武汉江腾源到河南精谱,从追赶进口到实现国产替代,这家企业用13年时间,在精密光学领域写下“中国精度”。
2011年,毕业于江汉大学的刘季在武汉创立江腾源公司,带着团队扎根光谱分析领域。“当时国内高端光谱仪器90%依赖进口,一台设备动辄百万元,关键技术还面临‘卡脖子’风险。”深耕光学检测十余年的刘季深知痛点。2020年,他组建精谱科技集团,开启国产替代的加速跑。
走进精谱实验室,两台核心设备引人注目: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覆盖190nm-3600nm波段,灵敏度与进口设备持平,价格却降低50%;傅立叶变换光谱仪采用全自主研发的干涉仪光学系统,实现12500-400波数光谱范围全覆盖。“所有核心部件100%国产化,连一颗螺丝钉都不受制于人。”刘季抚摸着设备外壳,语气坚定。
让光谱分析更精准更智能
在光谱仪器行业,精度每提升1%,都意味着成倍的技术攻坚。精谱团队自主研发的两级全息光栅技术,将设备信噪比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AI智能接口的嵌入,让操作从“专业门槛”变为“一键智能”。目前,企业已获得36项软件著作权,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分析、珠宝鉴定、玻璃节能、光学镀膜、刑侦与缉毒等30余个领域,成为中科院、兵工集团等机构的稳定供应商。
国产替代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超越
刘总展示着最新研发的便携式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仪:这款仅公文包大小的设备,能在化工现场实时检测气体成分,填补国内空白。更令人瞩目的是企业正在推进的“黑灯实验室”计划——通过人形机器人协调检测设备,实现无人化、智能化实验室运营,预计2025年底完成技术验证。
国产光谱仪器正走向世界舞台
选择将总部迁至上街,刘季有着更深层的考量。“河南是我的家乡,这里既有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决心,也有培育高端制造的产业链土壤。”企业落户后,上街区提供了完美的营商环境。如今,精谱科技已与俄罗斯等国达成合作意向,国产光谱仪器正走向世界舞台。
车间里,29岁的工程师梅孟平正调试新一代光谱仪。“以前总觉得高端仪器只能靠进口,现在自己参与研发的设备能替代外国进口产品,特别自豪。”这种自豪感正转化为创新动力:企业每年将营收的10%投入研发,积极培养年轻的技术骨干,形成“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应用一代”的技术梯队。
从追光到发光,这家企业用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用产业报国回应时代课题。窗外,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让光谱分析更精准更智能”的标语上,映照着这家科技型企业向上攀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