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回顾:输配环节改革受阻

发布时间:2015/1/5 8:43:00


  2002 年国务院颁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 5 号) , 明确了电改的整体思路和具体任务。目前来看,上一轮电改完成了 政企分开、厂网分离、主辅分离、设立电监会等目标,启动了竞价上网、大用户直购电等试点工作,发电侧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其他国有发电企业、地方电力集团、民营及 外资等四类发电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总体来看,上一轮电改初步完成了从电力计划经济体制到发电 竞争经济体制的转变,提高了电力产业生产效率。然而在输配环节 的改革并未取得有效进展,电网公司对输、配、售电业务形成垂直 垄断,导致电价成本传导机制不顺,对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形成了 阻力。

  输配电价一直没有出台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建立有效、 稳定的电力市场,目前的市场主体结构不均衡,不具备价格发现、 自我调节的功能,发电侧的五大发电集团份额占比高,小发电公司 份额占比低,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可能出现炒作电价的情况。二是 国内经济结构和宏观调控的人为因素很大,所以发电企业不能按照 市场进行合理安排投资,很多电力企业都千方百计考虑做大资产规 模,不计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和市场紊乱。三是售电侧放开的条件 不成熟,我国经历很长时间电力供不应求,目前来看电力是供过于 求,售电侧放开价格将难以控制。此外,输配电价成本计算在技术 上很难实现,也阻碍了输配电价改革的步伐。

  整体来看,上一轮电改成功推动了发电侧的市场化改革,但在 输配环节并未取得有效进展。改变电网企业集电力输送、电力统购 统销、调度交易一体的状况,破除电网“独买独卖”的垄断格局将成 为新一轮电改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