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发展技术路线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4/11/18 7:55:00


  核电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形式。核电和火电、水电一起,是世界上三大电力支柱,截至2013年年底,核电总装机容量3.7亿千瓦,年发电量常年约占世界发电量的16%,近年占14%。核电是当今世界上大规模可持续供应的主要能源之一。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实现首次并网发电以来,截至2014年5月,我国大陆已建成并运行19台核电机组和一座实验快堆,装机容量1704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29台,装机容量3188万千瓦。

  201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2012年10月,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到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不过,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只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1%,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应继续发展核电,利用核电技术装备的后发优势,坚持核电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核电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核电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局面,尤其是福岛事故后,对于核电安全要求的升级,中国核电的发展围绕三代和四代技术,以及走出去的战略出现了一些核能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代核能技术主要有引进西屋公司的AP1000,以及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联合开展的华龙一号的研究;

  第四代核能技术国际论坛(GIF)是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而建立的国际合作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就六个国际公认最有潜力的第四代核电站堆型——钠冷快堆、铅冷快堆、气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堆、超高温气冷堆和熔盐堆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我国已加入了超高温气冷堆、超临界水冷堆和钠冷快堆3个合作研究领域。

  从 AP1000到CAP1400/1700(三代)

  AP1000作为目前世界上的第三代压水堆技术,它的安全系统大多采用了非能动的技术,不仅使核电站的安全系数大为增强,而且使电厂设计得到简化。

  当前我国“国家核电”牵头成功引进第三代核电AP1000先进技术,组织完成在浙江三门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建设的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核电机组的工程建造任务,推动实现我国核电装备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创新并形成中国自主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技术,走出一条“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化管理、自主化建设”的核电建设新路子。

  根据已经确立的相关方案,“国家核电”的自主化战略将分为三个步骤:

  步,外方为主,我方全面参与。建成首批4台AP1000核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