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394《体育用品人造草》(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18/5/11 11:44:00


《体育用人造草》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

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招标采购代理服务规范>等406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体育用人造草》标准已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并下达,计划编号:20172300-T-469,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起草单位: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乐陵泰山人造草坪产业有限公司;北京火炬生地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广州爱奇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傲胜人造草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绿城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麦迪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美意人造草坪有限公司;江苏耐搏草坪有限公司;江苏文明人造草坪有限公司;江苏纵横优仪人造草坪有限公司;青岛青禾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奥林人造草坪有限公司;西安多利隆运动草坪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春贵、张萌萌、闫怀、陈育淳、吴绍华、余鑫鑫、李金超;施冬梅、周冠宇、陶巍、秦春霞、郭继波、孙莉、顾晓丽、郭西、张小晶。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对体育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人造草运动场地已成为各体育场馆和大中小学的基础硬件之一,在广大中小学运动场和室内开始大量铺设。为规范中小学校校内人造草运动场地的质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起草了GB/T 20394-2006《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体育用人造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对物理性能制定了较详细的要求。标准于2006年发布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造草运动场地的建设和使用。

2013年,为进一步规范体育用人造草场地的质量,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在GB/T 20394-2006《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起草了GB/T 20394-2013《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该标准对体育用人造草部分术语定义、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修订,对体育用人造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一步详细说明。

GB/T 20394-2013《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实施4年多来,为生产企业的质量把控、政府采购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但随着技术的更新、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此版标准已经与实际生产和市场的变化有了较大的脱节,尤其是2015年以来,受“毒跑道”事件等影响,人造草运动场地质量、安全、环保等问题也成为学生家长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为此,对2013版的标准进行修订是当务之急且非常必要,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对标准的文本结构进行了调整,删除了一些与现实产生矛盾的技术指标,从保护消费者安全、保护环境安全以及试验方法与国际接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要地补充。

三、主要起草过程

“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起草小组分别于2017年1月和11月在江苏南京和河北石家庄召开了次和第二次标准修订讨论会,并在第二次修订讨论会上,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招标采购代理服务规范>等406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成立了“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了标准起草人员。按照“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的需要,将标准起草工作组分为三个小组开展工作,即文本编写组、编制说明编写组和实验组。标准修订工作时间的阶段安排如下:

1、 2018年1月至4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5月至6月征求意见。

2、2018年8月完成送审稿,同时召开预审会。

3、 2018年11月完成报批稿。

4、2018年12月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1)    编制原则

本着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人身和环境安全为目的的原则,逐条逐句地进行了研讨与修改,修改后的标准将为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以及市场提供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国家标准。

(2)编制依据

a)相关国家、行业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

b)部分试验结果;

c)参照国内生产单位的企业标准;

d)标准格式、结构等按照GB/ T20394-2013的要求编写。

(3)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

(1)标准中“1 范围”中适用范围修订为“本标准适用于足球、橄榄球、曲棍球、网球、羽毛球、篮球、门球、跑道运动场地铺装的体育用人造草”,将标准适用范围具体化。

(2)标准中“3.1 体育用人造草”概念定义为“以类似天然草外观的合成纤维经机械簇绒或编织固定于底布上,用适当方法铺装后应用于足球、橄榄球、曲棍球、网球、羽毛球、篮球、门球、跑道运动场地等的人工合成铺地材料”,该定义进一步明确其外观、结构和用途。

(3)标准增加“3.12 草丝克重Dtex   10000米长草丝的重量(g)”的定义,草丝克重是体育用人造草最为关键的技术指标之一,此处定义延用其国际通用的定义。

(4)标准增加“草簇密度 turf density  每平方米体育用人造草含有的草簇数量”的定义。

(5)标准中“4.1 产品分类”修改为“按体育用人造草丝的形状分为开网丝、单丝和卷曲丝”,简化了产品分类定义。

(6)标准中“4.2  产品规格”的表述增加了草丝克重(Dtex),草丝克重是体育用人造草一项极为重要的规格指标。

(7)删除了“产品规格标识”(见2013版4.3),其没有实质意义和代表性。

(8)标准中“5.1 外观”修改为“体育用人造草应无破损,表面应无明显胶斑,底背涂胶应均匀,应无明显漏针”,与原标准(见2013版表1)相比更为简洁、易操作。

(9)增加“5.2  产品规格尺寸”“表1 产品规格尺寸指标要求”;参照FIFA标准增加草丝克重标称值允差率±10%的指标要求;因与新产品发展和市场需求方向相矛盾(现市场上有专门的“高矮草”的需求和技术,要求“与差” 比较高),删除了原标准(见2013版表2)中“与差≤4mm”的指标要求。

(10)标准“表2 理化性能要求”内“技术要求”中按草簇密度分为两类,分别为“草簇密度<18000”和“草簇密度≥18000”,体育用人造草其用途和产品规格范围太广,不同用途、不同产品规格,尤其是不同草簇密度其各项性能及其要求相差甚大,此方式分类制定指标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

(11)标准“表2 理化性能要求”中“渗水性”技术指标由“60”下调至“20”,FIFA的标准是“3”,现有技术是在体育用人造草上打排水孔实现其渗水,其渗水性仅与孔的大小和多少相关,经实证市场上90%以上的体育用人造草渗水性都在20-30间,要达到原标准要求的“60”(见2013版表2)需打更多更大的孔,会降低体育用人造草的整体力学性能且无实际意义,修改为更具实际意义的“20”。

(12)删除原标准中“耐有机物性”项(见2013版表2),主要是因与新产品发展和市场需求方向(新型环保可回收的热熔胶体育用人造草)相矛盾, FIFA的标准也无此项指标要求。

(13)删除原标准中“摩擦系数”项(见2013版表2),本项与国际标准和现行应用脱节。

(14)删除原标准中“草丝回弹性”项(见2013版表2),本项与国际标准和现行应用脱节,不具实际可操作性。

(15)标准“表2 理化性能指标要求”表中“草丝拉断力(网丝)”技术要求由“≥100”改为“≥60”,为了增加运动的舒适性和减少运动员在体育用人造草场地上的灼伤,“软”是人造草丝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硬”一些的草丝越来越没有市场,草丝改软后其拉断力会显著降低,但这并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本项修订是通过不同克重网丝草丝拉断力实测数据积累而得。

(16)标准“表2 理化性能指标要求”表中“草丝拉断力(单丝)”技术要求由“≥12”改为“≥10”,本项修订是通过不同克重单丝草丝拉断力实测数据积累而得。

(17)删除原标准中“草丝收缩率”项(见2013版表3),为了增加运动的舒适性和减少运动员在体育用人造草场地上的灼伤,“软”是人造草丝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硬”一些的草丝越来越没有市场,草丝改软后其收缩率会大幅提高,但这并不会影响其使用,还有就是现在国际市场上端的体育用人造草都是克重非常大(单根克重接近3000)又非常柔软,其草丝收缩率比较高,其与新产品发展和市场需求方向相矛盾,FIFA的标准也无此项指标要求。

(18)标准“表2 理化性能指标要求”表中“单簇草丝拔出力”由原技术要求“≥35”分别修订为“草簇密度<18000”的 “≥30”和“草簇密度≥18000”的 “≥20”,本项修订是通过不同体育用人造草单簇草丝拔出力实测数据积累而得。

(19)删除原标准中“底布抗撕裂力”项(见2013版表3),原标准技术要求不科学、不合理。

(20)标准“表2 理化性能指标要求”表中“底布拉断力(纵向)”由原技术要求“≥1000”分别修订为“草簇密度<18000”的 “≥800”和“草簇密度≥18000”的 “≥600”, 本项修订是通过不同体育用人造草纵向底布拉断力实测数据积累而得。

(21)标准“表2 理化性能指标要求”表中“底布拉断力(横向)”由原技术要求“≥1200”分别修订为“草簇密度<18000”的 “≥800”和“草簇密度≥18000”的 “≥600”, 本项修订是通过不同体育用人造草横向底布拉断力实测数据积累而得。

(22)标准“表2 理化性能指标要求”增加备注“a草丝拉断力及其保留率仅检测草高大于等于30mm的单丝和开网丝,草高小于30mm的不检测,卷曲丝的不检测;b单簇草丝拔脱力及其保留率仅检测草高大于等于20mm的草坪,草高小于20mm的不检测”。这是由于考虑到经验证的检测方法的实际可行性,草高太矮的话草丝拉断力和单簇草丝拔脱力都没办法进行准确检测。

(23)增加“5.4 安全性能”,包括“可迁移元素限量(按GB6675.4-2014  玩具安全 第四部分 特定元素的迁移的规定)”、“有害物质释放限量(按GB18587-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用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规定)”,删除原标准中的“重金属含量”(见2013版表2),因为其指标设定缺乏科学依据。

(24)修订了“阻燃性”检测方法,使其更具操作性。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的说明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位、生产企业的意见,无重大意见分歧。

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程度的说明,以及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标准的对比情况

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标准可供借鉴,所以没有评定标准和对比资料。

七、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国务院在2016-2020年的5年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要加快足球运动发展,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并且将大力加强足球场地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体育用人造草在各项运动场地建设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快速发展,其消耗量逐年增加,每年增长率都在20%-25%,未来5到10年将进入稳定发展期。

在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大力推进普及,人们健身意识逐渐觉醒的双重推动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借此东风,人造草行业中低档、劣质、非环保产品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当中。与此同时,作为朝阳产业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国内人造草厂家良莠不齐,行业监管不到位,产品标准缺失、导致质量无法保障,进而严重污染了运动环境,危害了参加运动人员身心健康。

因此,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此《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以保障参加运动人员的安全使用,并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八、贯彻标准的措施和建议

建议首先严格审查和确定《体育用人造草》国家标准的合理性;其次严格执法,对市场上流通的各类体育用人造草严格检查、治理。

九、其他要说明的事项(参考资料等)


1.png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