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度测量仪

浊度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饮用水安全、污水处理、工业过程控制、环境科研等领域。

工作原理

  浊度测量仪主要基于光散射法(比浊法),常见有以下几种:

  1.90°散射光法(最常用)

  光源(通常是LED或钨灯)照射水样,探测器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位置检测散射光强度。散射光越强,浊度越高。符合EPA和ISO标准。

  2.多角度散射法(如0°、90°、180°组合)

  用于更复杂的水样,可减少气泡、色度或大颗粒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

  3.透射光法(衰减法)

  测量穿过水样的直射光强度衰减程度。适用于高浊度水样,但对低浊度不敏感。

  4.积分球法

  综合测量散射光和透射光,适用于宽范围浊度测量。

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开机预热:开启仪器,预热15-30分钟以稳定光源。

  校准:

  使用标准浊度液(如0 NTU、20 NTU、100 NTU的福尔马肼标准液)。

  先用零浊度水(超纯水)校准“空白”。

  再用其他标准液进行多点校准,确保准确性。

  清洗比色皿:使用无lint纸巾和超纯水彻底清洁样品池或比色皿,避免残留。

  2.样品测量

  取适量水样,静置片刻以去除气泡(气泡会干扰读数)。

  将水样倒入洁净的比色皿中,液面高度符合仪器要求。

  擦干比色皿外壁,避免水渍影响。

  将比色皿放入样品室,盖上遮光盖。

  按“测量”键,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结果。

  3.数据处理

  仪器通常自动显示浊度值(NTU)。

  可连接打印机或电脑导出数据。

  注意单位切换和温度补偿设置(部分仪器支持)。

注意事项

  1.避免气泡:测量前静置或轻轻敲击比色皿去除气泡。

  2.及时清洗:每次测量后立即清洗比色皿,防止残留物干结。

  3.正确存放:比色皿应倒置晾干,避免划伤光学面。

  4.校准频率:建议每次使用前或定期校准,确保精度。

  5.样品代表性:浑浊水样应充分混匀后再取样。

  6.避免强光干扰:测量时关闭遮光盖,避免环境光影响。

  7.维护光源:定期检查光源状态,老化后需更换。

选购建议

  1.量程范围:根据用途选择(如0-10 NTU用于饮用水,0-1000 NTU用于污水)。

  2.精度要求:实验室用需高精度(±2%以内),现场用可稍低。

  3.光源类型:LED寿命长、稳定性好,优于钨灯。

  4.防护等级:便携式仪器建议IP67防水防尘。

  5.数据接口:是否支持USB、蓝牙、SD卡等。

  6.认证标准:是否符合ISO 7027、EPA 180.1等。

应用领域

  1.饮用水厂:确保出厂水浊度<1 NTU(国家标准)。

  2.污水处理:监控处理效果,出水达标排放。

  3.地表水监测:评估河流、湖泊污染状况。

  4.工业循环水:控制冷却水、锅炉水质量。

  5.食品饮料:保证生产用水和产品清澈度。

  6.游泳池水:保障水质卫生。

浊度测量仪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