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低温试验箱
液氮低温试验箱是一种利用液氮作为制冷介质,实现超低温环境的试验设备,主要用于材料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性能测试、环境模拟和工艺处理。
主要特点
1.超低温能力:可实现-190°C甚至更低的极低温环境。
2.降温速度快:相比压缩机制冷,液氮制冷降温速率更快(可达10~20°C/min)。
3.环保无氟:不使用氟利昂类制冷剂,环保无污染。
4.控温精度高:现代设备控温精度可达±1°C~±2°C。
5.自动化控制:支持程序控温(如阶梯降温、恒温保持、升温速率设定等)。
使用方法
一、使用前准备
1.环境检查:
确保设备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周围预留足够空间(通常建议≥50cm)用于散热和操作。
确保地面平整,避免倾斜。
2.电源连接: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设备要求(如380V/220V,50Hz)。
接地必须可靠,防止漏电风险。
3.液氮供应准备:
检查液氮杜瓦罐或储罐是否有足够液氮。
连接液氮输送软管,确保接口密封良好,无泄漏。
打开液氮管路阀门,排空管路中空气。
4.检查设备状态:
确认箱门密封圈完好、无破损。
检查箱内无异物,样品架安装牢固。
确认排气管道畅通,通向室外或通风处。
5.样品准备:
样品应清洁、干燥,避免含水分过多,防止结冰影响测试。
严禁密封容器:任何密闭容器(如试管、罐体)必须打开或使用透气容器,防止低温下内部压力变化导致爆炸。
样品摆放应均匀,不遮挡风道或传感器。
二、开机与设定
1.开启电源:
打开设备主电源开关,启动控制系统。
2.启动设备:
按“启动”或“运行”按钮,设备自检。
3.设定温度程序:
在温控仪上设置目标温度(如-150°C)。
可设置程序段:如“从25°C→-150°C(降温速率5°C/min)→保持4小时→升温至25°C”。
设定控温精度、风机速度等参数(如有)。
4.启动循环系统:
启动箱内风机,确保冷量均匀分布。
三、运行操作
1.开始降温:
系统自动控制液氮电磁阀开启,向箱内喷射或通入液氮。
观察温度曲线,确认降温过程正常。
2.监控运行状态:
实时观察控制面板上的实际温度、设定温度、液氮压力等参数。
听设备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报警。
检查排气口是否有大量白雾(正常为氮气排出),确保通风良好。
3.安全注意事项:
禁止在运行中打开箱门,防止液氮飞溅或热冲击。
保持现场通风,防止氮气积聚造成缺氧窒息风险。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冻手套、护目镜、防护服。
四、试验结束与关机
1.程序结束:
当温度程序完成后,设备自动停止制冷或进入待机状态。
2.取出样品:
待箱内温度回升至安全温度(如0°C以上)后,方可打开箱门。
使用低温专用夹具取出样品,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低温样品,防止冻伤。
3.关闭系统:
关闭液氮供应阀门。
停止风机和控制系统。
关闭设备主电源。
4.清洁与维护:
清理箱内残留水分或冰霜。
检查密封圈并涂抹润滑脂(如硅脂)。
如长期不用,应排空残余冷气,保持箱内干燥。
工作原理
1.制冷源:以液氮(沸点-196°C)为冷源,通过向试验箱内喷射或通入液氮,直接或间接冷却箱内空气和样品。
2.冷却方式:
直接喷射式:将液氮通过喷嘴直接喷入试验箱内,迅速吸收热量并气化,实现快速降温。
间接换热式:液氮在换热器中气化吸热,再通过风机将冷量传递给箱内空气,控温更均匀。
3.温度控制:
通过电磁阀或调节阀控制液氮的供给量。
配合PID温控系统和箱内传感器,实现设定温度的精确控制(如-190°C~+150°C)。
4.气体排放:
液氮气化后产生大量氮气(N?),需通过排气口安全排出,防止压力积聚或缺氧风险。
注意事项
1.安全防护:操作时需佩戴防冻手套、护目镜,防止液氮飞溅造成冻伤。
2.通风良好:设备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氮气积聚导致缺氧。
3.避免密封:严禁将密闭容器放入箱内,防止内部压力升高引发爆炸。
4.预冷处理:高温样品应逐步降温,避免热冲击损坏样品或设备。
5.定期维护:检查液氮管路、阀门、密封件和传感器状态。
应用领域
1.材料科学:
金属、合金、复合材料的低温力学性能测试(如冲击韧性、拉伸强度)。
深冷处理(如刀具、模具、轴承的尺寸稳定化处理)。
2.航空航天:
模拟太空或高空极寒环境,测试零部件可靠性。
3.电子与半导体:
元器件低温老化、失效分析。
4.生物医疗:
生物样本(细胞、组织、疫苗)的低温保存与测试。
5.汽车工业:
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评估。
6.科研实验:
物理、化学领域的低温反应与物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