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光反应釜
玻璃光反应釜是一种用于光化学反应的实验室设备。
基本结构
1.玻璃釜体
通常由高硼硅玻璃(如GG-3.3)制成,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耐高温(-80℃~280℃)、耐腐蚀性能。
常见容积:50 mL到5 L,适用于小试到中试实验。
2.釜盖接口(标准磨口设计,如24/40)
搅拌口:连接搅拌桨或磁子
加料口:用于添加试剂
温度计插口:实时监测反应温度
进气/出气口:通入惰性气体(如N?、Ar)保护或抽真空
冷凝回流口:连接冷凝管,防止溶剂挥发
3.双层结构
夹层可通入导热介质(如冷水、热水、导热油),实现反应液的加热或冷却控温。
4.光源系统(核心部分)
固定在釜体外部或插入内部,提供持续稳定的光照。
常见光源类型:
LED灯(主流):节能、寿命长、波长可选(如365nm紫外、450nm蓝光)
卤素灯/氙灯:模拟太阳光,用于全光谱反应
汞灯:强紫外输出,用于高能光反应(注意安全)
5.搅拌系统
磁力搅拌:适用于小容量、低粘度体系
机械搅拌:通过搅拌轴和桨叶实现,适用于大容量或高粘度反应
工作原理
玻璃光反应釜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在透明玻璃反应器中提供可控的光照、温度和搅拌条件,实现特定化学反应的进行。其核心是利用光能激发反应物或催化剂,引发或加速化学反应。具体如下
1.光照激发
光源(如LED、汞灯、氙灯)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如紫外光365nm、可见光450nm),照射到反应液。
反应体系中的光敏剂或催化剂(如TiO?、有机染料)吸收光子能量,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产生高活性的电子-空穴对。
2.产生活性物种
电子(e?)和空穴(h?)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空穴与水或OH?反应生成·OH(羟基自由基)——强氧化剂
电子与氧气反应生成·O??(超氧自由基)——强还原剂
3.引发化学反应
这些高活性自由基攻击有机分子,实现:
有机合成(如C-C键形成)
污染物降解(如染料、苯系物分解)
水分解产氢/产氧
光聚合等
4.辅助条件协同作用
搅拌:使反应物均匀受光和混合,提高反应效率。
控温:通过双层夹套循环导热介质(如冷水或油),维持反应温度稳定。
气氛控制:通入惰性气体(N?、Ar)排除氧气干扰,或通H?、O?参与反应。
使用步骤
一、使用前准备
1.检查设备完整性
确认玻璃釜体无裂纹、划痕或应力点。
检查各接口(磨口)是否清洁、无破损。
确保密封圈完好、无老化。
2.清洗反应釜
用去离子水和适当溶剂(如乙醇、丙酮)清洗釜体内外壁及釜盖,防止杂质干扰反应。
擦干或晾干,避免水滴残留。
3.安装到位
将反应釜固定在铁架台上,确保稳固。
连接好冷却/加热循环装置(如低温恒温槽)的进出水管到夹套层。
二、加料与密封
1.加入反应物
通过加料口将反应溶剂和试剂加入釜内,液面不超过釜容积的70%,预留空间防止沸腾溢出。
2.安装釜盖
按需安装以下组件:
搅拌桨或磁子
3.温度计
冷凝管(防止溶剂挥发)
进气/出气管(用于通惰性气体)
通保护气体(如需要)
通入氮气(N?)或氩气(Ar)5~10分钟,排除反应体系中的氧气,防止副反应。
三、开启控制系统
1.开启搅拌
打开搅拌开关,调节转速(通常200–800 rpm),使液体形成均匀旋涡,避免飞溅。
2.设置温度
启动外接循环控温设备(如恒温槽),设定目标温度(如25℃、50℃等)。
待温度稳定后再开始光照。
3.开启光源
打开LED光源电源,选择合适波长(如365 nm用于TiO?催化)。
调节光强(如有可调功能),开始光照计时。
注意:避免空釜照射,防止玻璃局部过热破裂。
四、反应过程监控
1.观察反应液颜色、状态变化。
2.监控温度是否稳定。
3.记录反应时间、光照强度、取样时间点等参数。
五、反应结束操作
1.关闭光源
先关闭LED灯,让光源冷却几分钟。
2.停止搅拌与控温
关闭搅拌电机。
停止循环泵,断开冷热介质连接。
3.冷却至室温
待反应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操作,防止高温开盖导致喷溅或玻璃炸裂。
4.取样或出料
通过取样口取样分析,或拆卸釜体倒出产物。
5.彻底清洗
实验结束后立即清洗釜体、搅拌桨、密封圈等,防止残留物腐蚀玻璃或堵塞接口。
维护保养
1.日常清洁:
反应结束后:立即用适当的溶剂(如去离子水、乙醇等)清洗釜体内部,彻底清除残留物,避免结晶或腐蚀。
外部清洁:用软布擦拭玻璃釜体外壁,保持透明度,便于观察。避免使用硬物刮擦,以防划伤或破裂。
密封件清洁:拆卸并清洗搅拌轴密封件、法兰密封圈等,检查其是否老化或损坏。
2.检查与更换:
玻璃部件:定期检查釜体、釜盖、视窗等玻璃部件是否有裂纹、划痕、应力点或腐蚀迹象。一旦发现损伤,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以防在压力或温度变化下发生爆裂。
密封件:O型圈、垫片等密封件易老化,需定期检查其弹性和完整性,及时更换。
搅拌系统:检查搅拌桨是否变形、腐蚀,搅拌电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响。
3.存放:
清洗干净并彻底干燥后存放。
存放于干燥、无尘、温度稳定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特别是长时间存放)。
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最好有专用支架或包装。
4.操作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严格遵守玻璃材质的耐温范围(如硼硅玻璃通常耐温-80°C至+280°C),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热冲击),加热和冷却过程应缓慢进行。
压力限制:玻璃反应釜通常为常压或微正压操作,严禁超压使用。使用时需确保排气通畅。
光照系统:根据反应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汞灯、氙灯、LED灯等),注意光源的散热,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玻璃破裂。定期检查光源强度和冷却系统。
化学品兼容性:确认所用溶剂和反应物对玻璃材质无腐蚀性。强碱(如浓氢氧化钠溶液)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应特别注意。
5.定期维护:
建立维护记录,定期对整机进行检查,包括电气系统、温控系统、真空系统(如配备)等。
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
应用领域
1.光化学合成:
用于合成对光敏感的有机化合物,如光引发剂、光敏染料、药物中间体等。
实现光催化反应,如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水分解制氢等。
2.材料科学:
合成纳米材料、量子点、光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等。
研究光聚合反应,制备光固化树脂、光刻胶等。
3.环境科学:
模拟和研究光催化降解水体或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染料、农药、VOCs等)。
开发新型光催化剂并评估其性能。
4.生命科学与制药:
进行光敏药物的合成与研究。
模拟生物体内的光化学过程,如光合作用相关研究。
光动力疗法相关药物的研发。
5.新能源研究:
太阳能转化材料的研究,如人工光合作用、光解水制氢等。
6.教学与科研:
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光化学基础研究和教学演示的理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