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
价格:电议
地区:湖北省 襄阳市
电 话:0710-3705509
手 机:15871962077
传 真:0710-3111997

        把具有容性功率的装置与感性负荷联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装置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装置吸收能量,能量在相互转换,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在电网运行中,因大量非线性负载的运行,除了要消耗有功功率外,还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负荷电流在通过线路、变压器时,将会产生电能损耗,由电能损耗公式可知,当线路或变压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无功就越多,线损就越大。因此,在受电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耗。


接入电网要求


        安装地点和装设容量,应根据分散补偿和降低线损的原则设置。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规定(一般不低于0.9)。


无功补偿的作用


        功率因数低,电源设备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负载功率因数越低,通过变压器送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功率在电源和负荷之间来回传输,这部分功率不能做有用功,变压器不能被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偏低,在线路上会产生较大的压降和功率损耗。线路压降增大则负载电压降低,有可能使负载工作不正常。


补偿方式


1)集中补偿:

        电容器组集中安装在总降压变电所6—10kV母线上,提高整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这样可减少高压线路的无功损耗,提高变电所的供电电压质量。

2)分组补偿:

        电容器组安装在终端变电所的高压或低压线路上。

3)就地补偿:

        将电容器安装在感性负载附近,就地进行无功补偿。

4)静态补偿:

        电容柜的控制器测出电路的功率因数并决定要补偿的电容器,并投入电容器补偿,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某个或几个电容器从电路中切除后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放电,才可以再次投入。有的负载变化快,这时电容器的切除、投入的速度跟不上负载的变化,所以称为静态补偿。静态补偿的优点:价格低,初期的投资成本少,无漏电流。缺点:涌流大,即使采用了限流接触器,涌流仍可达到电容器工作电流的十几倍。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多。

5)动态补偿:

        采用晶闸管控制电容器的接入和切除,选择电路上电压和电容器上电压相等时投入、切除,此时流过晶闸管和电容器的电流为零。解决了电容投入时的涌流问题。动态补偿的优点:涌流小、无触点、使用寿命长、维修少、投切速度快(≤20ms)。缺点:价格高、发热严重、耗能、有漏电流。


低压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回路配置


        总回路刀开关和分回路交流接触器或功能相同的其他的元件:保护用避雷器:熔断器,热继电器(装设谐波超值保护时可不装》限制涌流的限流线圈(交流接触器或电容器本身具备限制涌流的功能时可不装》放电元件:动投切控制器、保护元件、信号和测量表计等配套元件,谐波含量超限保护,在电容器前装上HFX消谐波磁环,阻止谐波进入电容器,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具有电流表、电压表、功率因数表及投入和切除信号。


10)低压电容器:采用自愈式电容器。
补偿容量的选择


        当不具备设计计算条件时,变电所里的电容器安装容量可按以下方案确定:30—80kVA应有自动投切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容量按照变压器容量30%选择,无功补偿采用分补和三相共补结合的方式,接线方式分补采用Y接,共补采用Δ接。


如已知补偿前的功率因数COSφ、补至0.9或0.95,查表可以查到每kW负荷需补电容的系数再乘以负荷kW数作为需要补的电容器的kvar。
电容器安装时注意电容器间距不小于30mm,对地不小于20mm。具体参数如表2、表3所示。


成套设备的标准


      GB/T15576—1995《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JB/DQ6141—8《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JB/DQ6141—86则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JB7113—93《低压并联电容装置》DL/T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定货技术条件》GB7251.1—19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企业类型

制造商

新旧程度

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