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动传感器的系统性维修保养指南
发布时间:2025-11-20 10:51 振动传感器的维修与保养是确保其长期稳定、准确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振动传感器的系统性维修保养指南,仅供参考:
一、日常维护要点
1.外观检查
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腐蚀、变形或密封失效;
确认安装螺栓/磁座是否松动;
观察电缆护套是否破损、老化或被油污侵蚀。
2.连接可靠性
检查接线端子或连接器(如BNC、M12、航空插头)是否氧化、松动;
对于无线传感器,定期检查电池电量及天线状态。
3.安装状态
确保传感器与被测面刚性连接(螺栓安装优于磁吸);
安装面应平整、清洁、无油漆或锈层,避免信号衰减;
避免将传感器安装在柔性结构或共振部位。
4.环境适应性
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或腐蚀性环境需选用防护等级高(IP67/IP68)或防爆型传感器;
定期清理传感器表面灰尘、油污,防止影响散热或信号传输。
二、定期校准与性能验证
1.灵敏度校准:每6–12个月,使用振动校准台(如LDS、PCB校准系统),按ISO 16063标准进行
2.零点漂移检查:每季度,静止状态下读取输出值,偏差应<±2%满量程
3.频率响应测试:每年或大修后,在10 Hz–10 kHz范围内扫频,确认幅频特性符合规格书
4.绝缘电阻测试:每年,使用兆欧表测量壳体与信号线间绝缘电阻(应>100 MΩ500 VDC)
注意:压电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或极低频(<0.1 Hz)测量,因其电荷会泄漏。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无信号输出:电缆断路、接线错误、供电异常(对ICP型)检查线路通断;确认恒流源(通常2–20 mA)正常
2.信号噪声大:接地不良、电磁干扰、安装松动改用屏蔽电缆并单点接地;加固安装;远离变频器/电机
3.灵敏度下降:压电晶体老化、内部元件损坏返厂校准或更换;避免超量程冲击
4.输出漂移:温度漂移、湿度侵入、电路老化检查密封圈;更换干燥剂(如有);考虑温度补偿型号
5.间歇性信号:插头接触不良、焊点虚焊重新焊接或更换连接器
四、存储与运输建议
1.长期不用时:清洁后放入防静电袋,置于干燥箱(湿度<60%RH);
2.避免剧烈震动或跌落:尤其对精密压电陶瓷元件;
3.温度范围:存储温度一般为-40℃~+85℃,具体参考产品手册。
五、延长使用寿命的建议
1.避免超量程使用:瞬时冲击超过最大允许加速度(如5000 g)可能永久损坏;
2.选用合适量程:工作振动幅度应在传感器量程的20%–80%区间;
3.定期备份参数:记录序列号、灵敏度、安装位置,便于故障追溯;
4.建立维护台账:记录每次校准、维修、更换时间。
以上是振动传感器的系统性维修保养指南,遵循以上方法,可确保仪器的稳定运行,从而延长其使用效果。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