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设备的通用保养小常识

发布时间:2017-11-16 17:29

  我们所使用的精密仪器设备都需要保养,搞好精密仪器防护工作,将利于实验的正常进行,可以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可以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同精密仪器有不同的保养要求,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精密仪器设备的通用保养小常识。
  一、精密仪器对环境的要求
  精密仪器设备对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这些条件没有满足的话,不仅仪器设备的使用效果不好,还有可能改变仪器设备的检测性能,影响最终检测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甚至会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缩短其使用寿命。
  精密仪器设备对环境的湿度、温度都有要求,此外还要做到防灰尘、防震动、防电磁干扰、避免强光线直射、避免气流直吹仪器等等。
  空气湿度的高低很容易被人所忽视,由于对这方面的了解不深入和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潮湿、霉菌和金属氧化引起的损害在随时悄悄地发生,不断造成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因潮湿霉菌和氧化腐蚀造成的损失约为世界各国总产值的3~4%。在高湿环境下,非金属制品易产生霉变和潮解,金属制品产生锈蚀等腐蚀现象。
  二、梅雨季节实验仪器设备的保养
  在此梅雨季节来临之际,要特别注意潮湿的环境对精密仪器设备的影响。据统计:仪器设备放置在底层且朝北、湿度大的实验室内,故障率比实验室环境良好的大约高出30~50%左右。在潮湿多尘的环境下,仪器钢铁结构部件极易生锈,运动部件摩擦力增大,可造成机械部件性磨损,光学镜头的雾化、霉变,还容易使仪器设备的接插件金属部分氧化,造成接触不良故障,更严重的是潮湿的环境使仪器设备绝缘性能变差,产生不安全的因素。
  因此精密仪器设备放置在通风条件好、湿度低、灰尘小的环境内。同时配备空调及通风装置,有条件的可同时配上除湿机与空气净化系统。表面上看,虽然增加了支出,但实际回报将大大超出您的支出。
  三、仪器产生锈蚀时的处理
  如果仪器在使用中已产生了锈蚀、霉斑,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清洗。通常清洗有两类方法:机械清洗法和化学清洗法。机械清洗方法即用铲、刮、刷等方法清洗;化学清洗方法,则用各种化学去污溶剂进行清洗。具体的清洗方法要根据不同部件不同状况进行处理。
  1、光学玻璃的清洗
  仪器设备的镜头、镜片、棱镜、玻片等光学玻璃器件,在潮湿的环境中,表面易发生雾化或霉变。当光学玻璃雾化、霉变后,光线在其表面发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严重者将使仪器报废。所以一旦产生霉斑要立即清洗,消除霉斑。
  清洗霉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氢二氯硅烷与无水酒精配制的清洗剂清洗,湿潮天气还要掺入少量的乙醚,或用环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清洗时应用软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剂,从光学玻璃一端进行单方向运动,特别是光栅切忌来回擦拭;禁止把光学玻璃浸泡在清洗剂中,也不得用力拭擦,否则会产生划伤,损坏光学玻璃。使用上述清洗剂也能清洗光学玻璃上的油脂性雾、水湿性雾和油水混合性雾,清洗镀有增透膜的镜头,如显微镜的镜头,可用20%左右的酒精和80%左右的乙醚配制清洗剂进行清洗。
  2、钢铁零部件除锈和清洗
  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机械方法除锈不易除净钢铁零部件,可采用化学方法除锈,如用浓度为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锈的部件,浸泡时加温至40~80℃为宜,待锈蚀除净后,其表层会形成一层防护膜,再将部件取出浸泡在浓度为0.5~2%的磷酸溶液中约一小时,取出烘干即可。
  使用这类化学方法除锈操作稍有不当,反会损坏零部件,特别是精密零部件。因此除锈不宜多用化学方法,而应采用机械除锈方法,先用铲、剔、刮等方式将零部件上的锈蚀层块除去,再用砂纸砂磨、打光,涂上保护层。
  对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构成的零部件,其除锈方法可参照钢铁零部件的除锈方法进行。但应注意两点,其一,采用化学方法除锈时,应根据零部件材料的化学特性配制和使用不同的化学除锈剂;其二,除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构成的零部件的锈蚀,一般采用机械除锈方法为宜。
  3、灰尘的去除
  清除灰尘的方法很多,主要应依灰尘附着表面的状况及其灰尘附着的程度而定。在干燥的空气中,若灰尘较少或灰尘尚未受潮结成块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掸刷,软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仪器上的灰尘;对仪器内部的灰尘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气筒吹气除尘,也可用吸尘器吸尘;对角、缝中的灰尘可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除尘。但对贵重精密仪器,如光学仪器、仪表表头等,用上述方法除尘也会损坏仪器,此时应采用特殊除尘工具除尘,如用镜头纸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处理方法可参照光学玻璃清洁。

上一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日常保养
下一篇:这些方法清洗电磁流量计电极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