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漏电火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11-20 14:40 漏电火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对供电线路中剩余电流(即漏电流)的实时检测。具体如下:
1.在正常情况下,交流电路中流经相线(火线)和中性线(零线)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矢量和为零。
2.当线路因绝缘老化、破损、受潮或接线松动等原因发生漏电时,部分电流会通过非预期路径(如设备外壳、墙体或大地)泄漏,导致相线与中性线的电流不再平衡,产生一个差值电流,称为剩余电流。
3.漏电火灾报警器通过一个剩余电流互感器(也称零序电流互感器)环绕在被监测的相线和中性线上,感应这一不平衡电流。
4.当剩余电流达到预设的报警阈值(通常为300mA、500mA或1000mA),且持续一定时间,报警器内部的信号处理电路会判断存在电气火灾隐患,随即触发声光报警,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监控主机或消防控制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漏电火灾报警器仅用于预警,不会自动切断电源,其核心目的是在不停电的前提下,提前发现可能引发电气火灾的漏电故障。
上一篇:电缆故障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下一篇:压缩空气含油量测试仪的原理说明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