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浮游菌采样器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09-16 14:12空气浮游菌采样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空气中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浓度的专用仪器,广泛应用于制药、医疗、生物实验室、洁净室环境监测等领域。其核心目标是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有效捕获并收集到培养基上,以便后续培养和计数。空气浮游菌采样器主要基于惯性撞击法工作原理,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采样方式。具体如下:
1.气流抽取
采样器内置高效率、低噪声的抽气泵,启动后通过进气口产生高速定向气流,将周围环境中的空气主动吸入采样头。
2.加速与撞击
空气进入采样头后,经过特殊设计的多孔网板或狭缝结构,被加速成多股高速气流射线。这些气流以一定角度冲击下方旋转或固定的营养琼脂培养皿表面。
3.惯性分离与捕获
当含有微生物的空气微粒随气流高速运动时,由于微生物粒子具有一定的质量(惯性),在气流方向突然改变(撞击培养基表面)时,无法完全跟随气流绕行,而是因惯性作用脱离气流轨迹,直接撞击并嵌入琼脂培养基中。而空气则穿过培养基表面或从侧方排出。
4.选择性捕获
采样器的设计确保只有具有一定质量的粒子(通常直径大于0.5μm)才能被有效捕获,而极小的尘埃或气体分子则随气流逸出,从而实现对生物气溶胶的选择性采集。
5.培养与分析
采样完成后,将培养皿取出,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规定时间的培养。被成功捕获的微生物会在琼脂表面生长形成可见的菌落(CFU,菌落形成单位)。通过统计菌落数量,并结合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即可计算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如CFU/m3)。
综上所述,空气浮游菌采样器通过高速气流惯性撞击的物理机制,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精准地“打”到培养基上,实现了对空气中活性微生物的有效采集,为环境微生物污染水平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