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长转换器的原理

发布时间:2021-10-22 11:18

    光波长转换器就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实现光信号的波长转换功能的光-电器件。随着光网络的发展,为了保证整个光网络各个路径能够始终传输同一波长的光信号,使用同一类型的光纤和传输同一模式的光信号,在光网络的波长变化、光纤类型改变和传输模式转换处,必须使用850 nm、1 310 nm、1 550 nm等光波长/多模或单模传输模式转换器完成光波长/模式转换的任务。
    混频原理主要包括差频和四波混频。这种变换方式的优点是转换速率高、对信号格式透明、能同时转换多个波长。混频产生的光波保留了信号光的相位和幅度信息,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严格透明的波长变换的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将DWDM系统中的一组信号同时进行频率搬移,实现全光波长变换。
    当光信号分两路输入时,这种变换利用差频(Difference Frequency Generation, DFG)原理。 如图所示:以两种光波%和oI为例,它们在同一个非线性媒质中传输时,就会产生混频现象,产生新的光波,而且这个新的光波的强度与输入光波的强度之积成正比,频率和相位是输入光波的相位和频率的线性组合。

上一篇:氦氖激光器的原理
下一篇:紫外吸收光谱仪的结构原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