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

发布时间:2020-05-27 14:1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悬浮粒子特指空气中那些微细污染物,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


    当中小于10微米直径的悬浮粒子,被定义为可吸入悬浮粒子,它们能够聚积在肺部,危害人类健康。


    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2.5变送器可以用来检测我们周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即pm2.5值大小。


    空气动力学把直径小于10μm能进入肺泡区的粉尘通常也称为呼吸性粉尘。


    直径在10μm以上的尘粒大部分通过撞击沉积,在人体吸入时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而10μm以下的粉尘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


    而在肺泡内沉积的粉尘大部分是5μm以下的粉尘。


    PM2.5变送器工作原理是根据光的散射原理来开发的,微粒和分子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光的散射现象,与此同时,还吸收部分照射光的能量。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入射到被测颗粒场时,会受到颗粒周围散射和吸收的影响,光强将被衰减。


    如此一来便可求得入射光通过待测浓度场的相对衰减率。而相对衰减率的大小基本上能线性反应待测场灰尘的相对浓度。


    光强的大小和经光电转换的电信号强弱成正比,通过测得电信号就可以求得相对衰减率,进而就可以测定待测场里灰尘的浓度。

 

2.jpg

 

上一篇:门尼粘度计的构成原理
下一篇: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测试原理介绍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