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有3种类型

发布时间:2020-05-23 17:36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是利用原子或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受激而发射的特征光谱来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


    根据激发机理不同,原子发射光谱有3种类型:


    ①原子的核外光学电子在受热能和电能激原子发射光谱发而发射的光谱;


    通常所称的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指以电弧、电火花和电火焰(如ICP等)为激发光源来得到原子光谱的分析方法。


    以化学火焰为激发光源来得到原子发射光谱的,专称为火焰光度法。


    ②原子核外光学电子受到光能激发而发射的光谱,称为原子荧光(见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③原子受到X射线光子或其他微观粒子激发使内层电子电离而出现空穴,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同时产生次级X射线即X射线荧光(见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在通常的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原子受到激发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


    激发态原子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为10-10~10-8秒。


    随后激发原子就要跃迁回到低能态或基态,同时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如果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该能量就是释放光子的能量。


    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是量子化的,因此伴随电子跃迁而释放的光子能量就等于电子发生跃迁的两能级的能量差;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ν和λ分别为发射谱线的特征频率和特征波长。


    根据谱线的特征频率和特征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常用的光谱定性分析方法有铁光谱比较法和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


    原子发射光谱的谱线强度I与试样中被测组分的浓度c成正比。


    据此可以进行光谱定量分析。光谱定量分析所依据的基本关系式是I=acb,式中b是自吸收系数,α为比例系数。


    为了补偿因实验条件波动而引起的谱线强度变化,通常用分析线和内标线强度比对元素含量的关系来进行光谱定量分析,称为内标法。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优点是:


    ①灵敏度高。许多元素灵敏度为10-11~10-13克。


    ②选择性好。


    许多化学性质相近而用化学方法难以分别测定的元素如铌和钽、锆和铪、稀土元素,其光谱性质有较大差异,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则容易进行各元素的单独测定。


    ③分析速度快。可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④试样消耗少(毫克级)。


    适用于微量样品和痕量无机物组分分析,广泛用于金属、矿石、合金、和各种材料的分析检验。

上一篇:手持式毒品检测仪的特点都有哪些呢
下一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都有哪些特点?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