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云功能

发布时间:2017/5/3 9:05:00

基本概念

P2P:点对点(Peer to Peer,简称p2p)对等网络技术。

NAT: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这样,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这种通过使用少量的公有IP地址代表较多的私有IP地址的方式,将有助于减缓可用的IP地址空间的枯竭。

穿透内网:实际上就是指穿透NATNAT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在构建防火墙、保证网络安全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却破坏了端到端的网络通信。NAT阻碍主机进行P2P通信的主要原因是NAT不允许外网主机主动访问内网主机,但是P2P技术却要求通信双方都能主动发起访问,所以要在NAT网络环境中进行有效的P2P通信,就必须采用新的解决方案。

总结

上述概念对于用户来说可能不理解。

总之,本系统可以在不需要公网IP或者其它技术(花生壳)等的情况下,在另外一个局域网通过互联网或手机通过2G/3G/4G监控到本系统的运行情况。

云屏

带云监控功能的HMI触摸屏,此嵌入式组态系统拥有网络web功能,移动、云的监控功能,具有高性价比

借助云屏,用户可以非常方便、高效、廉价地将组态监控系统置于云上。这样只要有互联网,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PC或手机监控到现场。

进行P2P云监控:

1.运行工程或嵌入式设备:系统运行后,会以设置的工程ID、密码到云服务器上登录,并告诉云服务器当前系统机器或设备在互联网中的位置。

2.运行客户端:包括PC的组态浏览器客户端和移动的APP客户端,在客户端中输入p2p:工程ID。客户端则会以这个工程ID到云服务器上查询对应工程机器或设备在互联网中所在的位置,客户端知道位置后开始尝试P2P穿透监控。

一些注意点:

1.局域网内先监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局域网内先监控,因为次监控时,会将工程文件自动到客户端,再次监控就不会了,目前影响监控效率的97%以上是工程文件引起的。如果在客户端监控,系统能检测与工程服务器同个局域网,会自动进行局域网监控,而无须P2P。众所周知,局域网监控一般都是百兆速度,再加上丢包等情况,通信效率一般是互联网的几百倍。

2.P2P监控只支持客户端,不支持WEB浏览器。PC上可以用组态浏览器监控,手机上可以用APP客户端监控。 

3.监控设备需为中文系统

 

 

 

 

手机客户端监控

简介

WEB版本当前支持苹果、安卓客户端监控。

安卓APP操作

安卓手机客户端为一个APK(应用程序包文件TsBrowser.apk),直接复制到安卓系统上安装即可使用。

将手机横屏,客户端程序启动后,弹出如下界面。

图片1.png

点击增加按钮弹出如下界面,在编辑框中输入要监控的数据库服务器p2p:工程ID

增加后,选择建立工程的地址,点击连接

如点击选中 p2p:yd.3759yun20160316后,点击“连接”按钮进行连接
连接成功后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监控

图片2.png

苹果APP操作

苹果APP请到App Store上安装。操作与安卓APP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