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突破!海达仪器推出“珠峰级”模拟高空低气压试验箱,赋能极限环境可靠性验证
发布时间:2025/7/17 17:50:00 在航空航天、高端电子、新能源等尖端制造领域,产品能否在极端低压环境下稳定运行,直接关乎安全与成败。长期以来,高精度、大容积的模拟高空低气压试验箱核心技术被少数国外企业垄断,成为制约我国相关产业自主发展的一道门槛。近日,国内环境试验设备领军企业——海达仪器(HD
Testing)宣布,其完全自主研发、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模拟高空低气压试验箱系列产品已成功量产并投入市场,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为“中国制造”的可靠性验证提供了强有力的国产化装备支撑。
精准“再造”高原与高空,技术硬核是关键
海达仪器此次推出的模拟高空低气压试验箱绝非简单的“压力容器”。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精准、稳定、可重复地模拟从接近海平面到万米高空(甚至更高)的连续低气压环境,并能与宽温域(如-70℃至+150℃)进行耦合控制,再现产品在高原、高空或特定低压场景下的严苛工况。
实现这一目标,依赖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
高精度气压控制与稳定性: 设备采用先进的闭环压力控制系统和高效真空机组,能够在设定的低压值(如5%标准大气压,相当于约20000米海拔)上保持极高的控制精度(±0.5%FS或更高)和长时间稳定性,确保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快速抽真空与恢复能力: 对于需要频繁循环测试的应用(如电子产品高原适应性验证),设备具备快速抽真空和恢复常压的能力,显著提升测试效率。
宽温域精密耦合: 在低压环境下,精准控制温度更具挑战。海达设备实现了在低压状态下大范围温度的精确控制(波动度优于±0.5℃)和均匀性(±1~2℃),满足复合环境应力测试需求。
智能化与安全保障: 集成多重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箱内压力、温度、真空度等关键参数,配备超压保护、真空异常报警、紧急泄压、安全门锁等多重安全联锁机制,保障测试过程安全可靠。
大容积与定制化: 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容积规格(从台式到步入式),满足从微小元器件到大型整机设备的测试需求。
应用场景广阔,筑牢“中国制造”品质基石
海达模拟高空低气压试验箱的应用价值覆盖众多关乎国家战略和民生福祉的关键行业:
航空航天“生命线”: 对飞机舱内设备、航电系统、卫星载荷、宇航服材料、密封件等进行低压环境下的性能、密封性、材料特性及长期可靠性验证,是确保飞行安全的“必修课”。
新能源汽车“高原通行证”: 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等关键部件在高原低压环境下散热效率下降、密封失效风险增加。该设备可提前暴露设计缺陷,优化热管理和密封设计,保障车辆在高原地区的安全运行。
高端电子“耐压测试仪”: 手机、笔记本电脑、通讯基站设备、半导体封装、光伏逆变器等电子产品在高海拔地区易出现元器件爆裂、绝缘失效、散热不良等问题。模拟测试能有效筛选缺陷,提升产品的高原适应性及全球市场竞争力。
材料科研“加速器”: 为新型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特种涂层、密封胶等在低气压、高低温度耦合环境下的物理性能变化(如膨胀、收缩、挥发、老化)研究提供精准平台。
军工与特种装备“试金石”: 对军用雷达、高原作战装备、特种传感器、深海装备(模拟反方向压力变化)等进行严苛的低压环境适应性筛选与可靠性评估。
海达实力:自主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海达仪器深耕环境可靠性试验设备领域多年,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完备的试验验证体系和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此次模拟高空低气压试验箱的成功研发与量产,是海达长期坚持自主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又一力证。
“我们理解客户在极限环境验证方面的痛点,特别是对设备精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严苛要求。”海达仪器总工程师表示,“这款完全国产化的模拟高空低气压试验箱,不仅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在本地化服务、快速响应和成本控制上具有显著优势。它的推出,将有效降低我国航空航天、新能源、高端电子等行业在关键测试环节对进口设备的依赖,为提升国产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全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装备保障。”
随着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高端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产品环境可靠性的要求日益严苛。海达仪器自主研发的模拟高空低气压试验箱,凭借其卓越的技术性能、可靠的国产化保障和灵活的应用解决方案,正成为助力中国制造突破“高度”限制、攀登品质巅峰的关键基础设施。这不仅是一款设备的成功,更是中国高端检测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生动体现,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品质”迈进贡献了海达力量。